西涼國的文臣武將這才回過神,紛紛回應著聽見了。

徹裡吉下令出征,當他的兵馬開往扶風之後,沒用兩天,馬超等人也就得到了訊息。

官府前堂,馬超坐在上首,賈詡等人分兩側坐著。

“徹裡吉終於忍不住出兵了。”馬超對賈詡等人說道:“我得到訊息,他這次以丞相雅丹為主將,元帥越吉為先鋒,領軍十五萬,正往扶風殺來。”

“十五萬,還真不少。”張飛哼了一聲:“我從來沒把他們放在眼裡,孟起給我五千人馬,看我怎麼破他。”

以往跟著劉備的時候,張飛雖然也是當世猛將,卻從來沒張狂到只帶著五千人就敢去攔截十五萬敵軍。

自從跟了曹鑠,魏軍連戰連勝,在世上早就成了不敗的神華,所以他才有著這樣的底氣。

“翼德將軍也不要小看了徹裡吉和他手下的羌人。”賈詡說道:“我們來到西涼,帶來的魏軍將士雖然人數不多,可孟起在這裡卻招募了不少羌人。羌人常年生活在西涼,對這裡的環境早已熟悉。他們更耐得住乾渴,惡劣的環境下作戰,甚至不必我們大魏的將士差到哪裡。”

在將軍們的眼裡,馬超就是有著羌人的血統,賈詡這麼說,當然不會有人出言反駁。

關羽問了一句:“賈公有什麼打算?”

“我的打算其實很簡單。”賈詡說道:“徹裡吉出兵討伐扶風,我們就在西關攔阻他們。早先我們曾經商議過,孟起領著少部分人馬迎面出擊。關將軍和張將軍各自領著兩支人馬在側翼伏擊。至於趙將軍,則引領一部分人馬前去誘敵。利用西關地形,我們擊破敵軍並不是什麼難事。現在最該擔心的,是那些羌人頭領會不會帶著他們的勇士及時來到。”

“賈公放心。”馬超說道:“羌人向來注重承諾,他們答應出兵,就一定會發兵前來協助。要是賈公還放心不下,我派人再去敦促就是。”

“大戰眼看將要來臨,孟起將軍可不敢再耽擱了。”賈詡說道:“羌人來與不來,決定著我軍獲勝之後會有多少敵人逃回去。要是逃回去的多,我們和徹裡吉就還有得打。倘若能把大部分敵人留在這裡,對我們來說,後面的仗可就容易多了。”

“我這就派人去催促那些羌人頭領。”馬超點了下頭,隨後向賈詡問道:“賈公,他們帶著勇士,什麼時候趕到最合適?”

賈詡回道:“他們來的太早並沒什麼用處,孟起將軍可以告訴他們,等到我軍與敵軍對峙,再來不遲。”

“來了之後,他們只要在敵軍背後列陣也就可以?”馬超追問。

“正是。”賈詡回道:“他們在敵軍背後觀戰,已經可以給敵軍帶去不小的壓力,根本不需要他們參戰,我們也可以將敵軍擊退。等到敵軍潰退,他們再從背後突然殺上,我軍再從正面出擊,一戰可以破敵。”

馬超捏著下巴點了點頭。

賈詡接著說道:“徹裡吉已經下令大軍出發,用不了多久就能到達西關。我軍也得儘快出征,先把關口守住,方能穩固後方阻截敵軍。”

“將士們已經準備妥了。”趙雲說道:“只等孟起一聲令下,就可以出發趕往西關。”

“傳令!”馬超站了起來:“全軍明日一早趕往西關,帶上所有大炮和地雷,我要讓徹裡吉看看,與大魏作對會落個什麼下場!”

眾人紛紛起身領了軍令。

廷議散後,馬超把賈詡留下。

等到趙雲等人離開,他對賈詡說道:“賈公,先前我和子龍返回扶風的時候,在路上曾談及戰後如何安頓羌人。”

“孟起打算怎麼安頓?”賈詡沒有給馬超任何意見,而是向他問了一句。

馬超回道:“我始終覺著羌人多半留在西涼不是什麼好事。他們雖然不像匈奴和羯人那樣時常去中原劫掠,可他們嘯聚一處,也會給大魏帶來不少麻煩。不如等到擊破徹裡吉以後,我們向陛下請道旨意,把多半羌人遷移到中原。”

“羌人遷移到中原。”賈詡微微皺眉,假裝想了片刻說道:“孟起這樣安排,倒也不能說不妥。只是……”

“敢問賈公,只是什麼?”他欲言又止,馬超隨即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