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谷蠡王選定了行軍的路線,率領大軍湧進其中一條山谷。讀麼麼

當匈奴人走進山谷的時候,姜維對張紹說道:“張將軍看見沒有,匈奴人必定會選擇這條路。擺在他們面前的,也就只有這條路是不二之選。”

“倘若是我,我一定不會選這條路。”張紹回道:“另三條路情況相當,唯獨這條路與其他不同,一想也就明白,這條路上會有埋伏。”

“張將軍會這麼想,右谷蠡王可不會。”姜維說道:“進入這條山谷探路的匈奴人,最先踩上地雷。他會認為我們是欲蓋彌彰,不想要他走這條路,所以才會在剛進山谷就設下阻礙。另外三條路他不是很確定,當然不會選。要知道,擺在右谷蠡王面前的選擇並不多,劉猛是去卑的兒子,他要是有個閃失,無論左右谷蠡王立下多少戰功,返回河套也是死路一條。他當然會選看起來最穩妥的。”

“姜將軍說的是沒錯。”張紹點頭:“也是我疏忽了他的這種念頭。”

“越是想要穩妥,往往越容易萬劫不復。”姜維微微一笑,像是自言自語的說道:“這個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穩妥的。看似穩妥的背後,往往都是早就挖好的深坑。”

他隨後又對陸遜和張紹說道:“兩位,既然右谷蠡王已經來了,我們依照先前分派的,各自操辦自家該負責的事情,怎樣?”

“那是當然。”陸遜回道:“事不宜遲,我先告辭!等到全勝以後,我們再在這裡碰頭。”

陸遜離去,張紹也告辭離開。

倆人走後,姜維望著已經進入山谷的匈奴人,向身後的校尉吩咐:“傳令下去,炮兵做好準備,等到右谷蠡王快到谷口,即刻向他們開炮。”

除了才進山谷的地方埋設著地雷,將要離開谷口的地方,魏軍也早就做好了準備。

他們事先挖了一些小坑,並沒有把地雷放進去。

探路的匈奴人掉頭回去以後,一些魏軍立刻在那些小坑裡埋設了地雷。

山谷的出口有著幾重屏障,即便匈奴人費盡所有心思,也不可能衝的出去。

姜維一聲令下,早就做好準備的山炮全都瞄準了魏軍埋設地雷的出口。

炮兵並沒打算在匈奴人進入山谷不久就開炮,他們要等到最前面的匈奴人即將離開山谷的時候,再以山炮轟擊,阻擋住匈奴人前進的道路。

出口埋設了地雷,炮兵也已經做好準備。

陸遜也來到他負責的地方。

在陸遜的面前堆放著很多滾木、油料和巨石。

魏軍準備的巨石主要是在山谷兩側出入口,滾木和油料則是兩側山坡上都準備了許多。

只要姜維那邊有了動靜,陸遜立刻就會下令讓將士們把滾木和巨石推下山去。

至於油料,將士們也會用陶罐裝好密封,從山上甩進山谷。

匈奴人又怎麼會知道,走進這條山谷,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沒了活著離開的可能。

完全不知道危機就在眼前的匈奴人,跟著右谷蠡王開進山谷。

浩浩蕩蕩的大軍如同一條粗大的聚攏,蜿蜒著進入山谷內部。

沿著山谷走了好一會,眼看離出口已經不遠,右谷蠡王總算是鬆了口氣。

按照正常的邏輯推理,已經到了這個地方,魏軍最佳的阻截時機已是過去,他們應該不會選擇在大軍將要離開山谷的時候再阻截。

畢竟在這裡阻截,很難徹底的把勇士們全都困死在山谷中。

只要有人衝出了山谷,就可以向兩側的山頂發起衝鋒。

谷內的人也可以趁機衝出去更多。

右谷蠡王心裡的盤算不錯,可事實卻並不是像他想的那樣。

正往前走著,他身旁不遠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有匈奴人踩上了魏軍埋設的地雷。

聽見巨響,右谷蠡王吃了一驚,連忙勒住戰馬。

他還沒來及下令停止前進,兩側的山上傳來隱隱約約的轟鳴聲。

伴著轟鳴聲,匈奴人還能看到山上騰起一團團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