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在發愣,曹鑠說道:“你過來,幫我看看進軍荊州該走哪條路。”

沒想到曹鑠居然會讓他參與到決定走哪條路,曹丕趕忙應了,來到曹鑠的桌邊。

指著地圖上的幾條路,曹鑠說道:“這幾天路有遠有近,有的適合奇兵致勝,有的適合大軍緩行。我在想的就是這次進軍荊州,是該用奇兵還是該動用大軍。”

“難道長兄不知道該怎樣?”曹丕問道。

“我要是知道,也不會讓你幫忙決策。”曹鑠問道:“你認為我該怎樣?”

“劉備進軍豫州,在博望火燒夏侯將軍。”曹丕說道:“他隨後又在龐士元手下吃了大虧。如果我是他,返回荊州之後會徵募糧草,然後死守新野。”

“你的意思是我軍進了荊州,不能去打新野?”曹鑠問道。

“是的。”曹丕說道:“劉備雖然做好了防範,其他地方卻不會像他那樣,何況長兄這次出兵,不一定是要佔領荊州……”

“不佔領荊州,我打它做什麼?”曹鑠問道。

其實當曹丕說出這些的時候,曹鑠心底也是一陣詫異。

他從沒和曹丕說過作戰計劃,而曹丕卻一口說出他沒打算佔領荊州。

自知說錯了話,曹丕低下頭說道:“我只是隨口一說,要是哪裡說的不對,兄長莫怪。”

“你說的沒錯,我是沒打算佔領荊州。”曹鑠問道:“那你給我說說,不佔領荊州是不是沒什麼好處?”

“好處大過壞處。”曹丕說道:“大軍進入荊州,一路攻城略地,兄長必定會在沿途縱兵搶掠。等到大軍過後,劉表要重振這些地方必定得投入更多錢糧。如此一來,劉表再沒心思北顧中原。而兄長不拿荊州,江東孫氏早晚也是要打他們。有荊州在,孫氏大軍很難繞過劉表進入中原和江淮一帶,曹家就有足夠的時間對付河北的袁家。”

“說的好像有那麼點意思。”曹鑠微微一笑,對曹丕說道:“說了這麼多,你還沒說我該選擇哪條路進入荊州。”

“其實很容易選。”曹丕說道:“兄長只要領軍經過廬江,從廬江進入荊州就行。”

“從廬江進入荊州?”曹鑠說道:“那樣一來,我們和龐士元可就難以合兵一處。”

“無論走哪條路,兄長最終都能與龐士元和夏侯將軍等人合兵一處。”指著地圖上的襄陽,曹丕說道:“我軍的最終目的在這裡,只要到了襄陽,早晚可以等到他們。”

“我的意圖好像完全被你看穿了。”曹鑠笑道:“讓你留在我的身邊,看來還真是能起到一些作用。”

“兄長過譽了。”曹丕連忙說道:“我說的這些無非都是兄長早就考慮過的,也許兄長已經有了更細緻的想法。”

“我已經傳令大軍整備,再過兩天就將出發。”曹鑠說道:“隨我出征的有陳到、韓猛、高覽以及高順等將軍。大軍先鋒將由陳將軍擔任,先鋒一職不能給你,我卻可以讓你做個帳前參謀。”

“帳前參謀?”從沒聽過這個名詞,曹丕愣了一下。

“就是謀士!”曹鑠說道:“你不用帶兵上陣,只要陪在我身邊出謀劃策,就算是立下了大功。你也應該知道,戰場上的廝殺,最兇險的不是在沙場上,而是在帥帳中。將來你帶兵出征,一個決定就能左右全軍將士的生死!”

“兄長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聽說他的職務這麼重要,曹丕趕忙應了。

PS:一萬兩千字,後面還有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