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回到袁紹住處,曹操已經等在那裡。

等他倆過來,曹操問道:“你倆哪裡去了?”

“回父親。”曹鑠說道:“我和子桓許多日子沒見,看他已經出落成了個英武少年,心中很是歡喜,特意把他帶到一旁,邊看園子裡的景緻,邊和他閒聊兩句。”

如果曹鑠沒有敬告過曹丕,他或許會把剛才說話的內容全都學給曹操。

可曹鑠話已經說的那麼明白,曹丕也不敢當著他的面觸他逆鱗,跟著說道:“兄長教了我不少家業強大的道理。”

“哦?”曹操問道:“子熔都說了什麼?”

“兄長說生為兄弟,就該為家業振興勠力同心。”曹丕說道:“如果袁譚、袁尚沒有爭鬥,河北也不至於更加敗落,我們曹家也不可能勝的那麼順利。”

“還沒有勝。”曹操笑道:“子熔說的雖然有道理,卻也未免有些託大。”

“父親明鑑,孩兒還真的沒有託大。”曹鑠說道:“雖然如今河北還沒有拿下,可袁譚、袁尚相互爭鬥,只會令內耗增大。官渡、倉亭兩場大戰,河北已是元氣大傷,如果他們兄弟倆同心同德,或許還能阻擋我軍北上。可他們卻不思大計,只看著眼前利益。用不兩年,河北也就姓曹了。”

“子桓在後面走著。”曹操向曹丕吩咐了一句,隨後對曹鑠說道:“你跟我過來。”

曹丕應聲停下腳步,曹鑠則跟著曹操繼續向前。

“袁本初打算把河北送給你,你知不知道?”曹操向曹鑠問道。

“知道。”曹鑠回道:“本打算稍後向父親稟報,沒想到父親卻先提了出來。”

“你怎麼想?”曹操接著問道。

“緩兵之計,離間之計,借力打力之計。”曹鑠說道:“我怎麼可能會上當?”

“你覺著他不是真心?”曹操問道。

“當然不是真心。”曹鑠說道:“河北地界遼闊,不說我目前還沒能耐掌管那麼大的地方,就算是有,也不該從他手中拿來。”

“你想要河北?”曹操問道。

“不想。”曹鑠說道:“我只想要青州和遼東。”

“遼東可是公孫度的家業。”曹操說道:“他沒有招惹我們,我們也沒必要把遼東拿來。”

“我覺得很有必要。”曹鑠說道:“公孫度當年自封遼東太守,多年不受朝廷節制,等到我們攻破袁家,即使遼東沒有從中策應對手,他們必定也會忌憚父親。一旦曹家轉戰南方,遼東公孫家就會趁虛而入。依著我看,要麼不北上,既然要打,就要把北方一統。”

“北方一統談何容易。”曹操說道:“平定河北之後,即使像你說的那樣奪下遼東,還有西涼等地沒有歸於我們曹家。”

“早晚都要歸順。”曹鑠說道:“我只求父親答應把青州和遼東給我。”

“你要青州和遼東做什麼?”曹操說道:“青州我能理解,可遼東是苦寒之地,與烏桓、匈奴等地相接,那裡可不是你投錢就能砸起來的。”

“我知道。”曹鑠臉上的表情陡然凝重,他對曹操說道:“要遼東,正是為了防範異族侵入中原。”

看了曹鑠一眼,曹操沒有吭聲。

他的臉色同樣難看。

“父親還記不記得當初李傕、郭汜禍亂天下的時候?”曹鑠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