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率領數千人駐紮在劍門山,廖化去了大巴山,劉備則在王平的保護下進了閬中城。

三面環水的閬中,只有一條路可以直達城門。

守城的人無路可退,進攻的人同樣沒有其他道路可選。

法正率軍逼近閬中,離閬中城只有二三十里,從斥候那裡得知劉備進城,他下令大軍暫時停下來。

楊修湊上來問道:“法公,前面就是閬中,怎麼不走了?”

“我早就想到姜維很可能會在這裡佈防。”法正說道:“德祖可能還不知道,閬中三面環水,我們進攻只有一條路。而閬中附近的大巴山和劍門山卻可以駐紮兵馬。一旦我軍強攻閬中,背後就會完全暴露在敵軍的眼前。”

“法公認為敵軍會在大巴山和劍門山駐紮人麼?”向四處看了看,楊修果然看到四周都是群山。

法正點頭:“如果我分兵防禦從兩座山上下來的敵軍,攻城的兵馬就會短缺。我要是不分兵防禦,敵軍則會從背後殺出來,給我們致命一擊。”

“如此看來,我們面對的境況並不是太好。”楊修問道:“困死閬中,法公認為怎樣?”

“我們能等,主公能不能等?”法正問了一句。

“大軍在外,主公從來不會過問。”楊修回道:“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瞭解戰場情況的是法公,主公應該可以體諒。”

“看來也只能這樣。”法正說道:“傳令下去,大軍向前推進,不要靠近閬中城,只是阻斷他們往外的通路。另外派人把嘉陵江上意圖透過這段江道的船隻全部鑿沉,讓後來者不敢靠近。”

“我這就去吩咐。“楊修應了。

軍令傳達下去,夏侯等將軍找到法正。

“法公,據說劉玄德進了閬中,我們既然已經到了這裡,怎麼不發起進攻,反倒是要在前往閬中的路上駐紮下來?”

“我已經和德祖說過,閬中三面環水,想要困死劉玄德並不是難事。”法正說道:“劉玄德進入閬中城,無非是企圖與我軍長久對峙。我軍從漢中過來,軍糧不可能透過米倉山送到這裡。說起來確實不適宜久耗。”

“既然法公明白,為什麼……”夏侯遲疑著問了句。

“他只是算到了我們不能從漢中運來軍糧,卻沒有算到可以在益州就地取用。”法正說道:“幾位將軍,從今天起,每天得有一位到別處借糧,不知將軍們肯還是不肯?”

“法公的意思是……”出發的時候,曹鑠曾讓他們無論如何都得聽從法正指派,將軍們不好多問,一個個滿臉茫然的相互看了一眼。

“我的意思是,既然劉玄德想和我們久耗,我們就和他耗下去。”法正回道:“我倒是想要看看,是他在城裡耗的更久,還是我們四處襲擾搶糧,能拖延的更久。”

明白了法正的意思,馬超問道:“敢問法公,我們該怎麼做?”

“馬將軍,你和德祖一道,前往周邊看看有沒有村鎮。”法正吩咐:“如果有,無論百姓家中有沒有糧食,一律給搶光。只是記住,千萬不要輕易殺人。”

“搶糧?”馬超錯愕的說道:“如果主公知道……”

“主公應該明白,益州百姓還不是他治下百姓。”法正回道:“我們搶奪百姓家中口糧,為的正是讓周邊災民四起,一旦出現災民,益州必定自亂!到時我們就能從中取利!”

“大軍搶奪百姓家中口糧,以至於到處都是災民,只怕主公不會答應。”和曹鑠接觸最久,對他也最瞭解的許褚說道:“主公向來不肯濫殺,更不忍把百姓牽扯到戰事中來。法公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