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來到劉備身旁。

劉備看了他一眼:“斥候有沒有回報,法正會從哪個方向過來?”

“回報了!”姜維說道:“他們進了米倉山,應該是打算先取閬中,再來成都。”

“果然只有法正會選這條路。”劉備說道:“其他人也不知道走這條路所遇的天險最少,更不可能知道,我們在這條路上佈防更加困難。”

“陛下說的是。”姜維回道:“我打算在閬中一帶阻擊法正。”

“閬中?”劉備臉色一冷:“為什麼不選擇米倉山?他們走出米倉山,少說也得十多天。”

“十多天,我軍根本不可能趕到。”姜維說道:“即使勉強趕到,將士們也必定十分疲憊,根本不可能成功阻擊敵軍。”

劉備臉色十分不好,他還是不死心的向姜維問道:“如果不是大軍趕到,而是派出一支騎兵,你覺得怎樣?”

“騎兵只能用來側翼迂迴或者背後突襲,讓他們從正面發起進攻,根本不可能奏效。”姜維回道:“只是派遣騎兵前去阻截敵軍,全軍覆沒的可能極大。我軍與敵軍一旦在閬中遭遇,沒有騎兵會十分被動。”

姜維分析的頭頭是道,劉備也感覺到他的謀劃確實很有問題。

“如果是在閬中阻擊法正,伯約有沒有破敵的良策?”劉備問道。

“閬中一帶地形複雜,雖然沒有米倉山那樣的大山,卻也有些丘陵谷地。”姜維說道:“我軍人數不多,與敵軍正面廝殺確實不是對手。然而我們可以依託有利地形與敵軍周旋,法正雖然熟悉益州,可他們從漢中趕來,軍糧、軍械必定補給不足。只要給他們拖住,這場戰事多半也就贏了。”

劉備雖然急於擊破法正,可姜維所說的不無道理。

細細一想,把騎兵分派出去,確實是太冒險,他只得點頭說道:“就依著伯約,法正也不是個庸才,遇見他還是謹慎些好!”

“有我在,絕對不會讓陛下受到半點損傷。”牢記著諸葛亮的吩咐,姜維拱手說道。

法正率軍進入米倉山,劉備也領軍迎戰,身在洛陽的曹鑠得到訊息時,兩支大軍都在朝著閬中方向行軍。

早上的廷議,曹鑠已經與幕僚和將軍們提起過這件事。

眾人的反應不一,多數還是覺著他把兵馬交給法正有些冒險。

認為曹鑠這麼做絕無害處的只有郭嘉、龐統、徐庶等少數幾個人。

回到書房,曹鑠對跟在身後的龐統和郭嘉說道:“我讓法孝直進軍益州,眾人好像都不太認同。”

“當初主公宣佈決斷,就有人提出質疑,認為法孝直或許會再次背棄主公。”郭嘉回道:“可他們卻沒想到,如果說世上還有誰對劉備恨之入骨,那就是他!”

“我也是這麼認為。”龐統也跟著說道:“法正我名號我曾聽說過,實話說,如果在戰場上,我不願遇見他。無論行軍打仗還是排兵佈陣,他都是精熟於心。先前所以被陸伯言擊破,只因關羽、張飛二人不聽軍令,打亂了他的部署。否則漢中如今在誰手中,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