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鑠很久沒有來過匠作坊。

聽說他來了,工匠和衛士紛紛迎了出來。

眾人躬身行禮。

目光落在帶頭的工匠臉上,曹鑠問道:“這裡有多少人?”

帶頭的工匠看起來不過三四十歲。

由於常年從事繁重的體力勞作,他的手掌結著厚厚的繭子。

曹鑠問起這裡有多少人,帶頭的工匠回道:“回稟公子,工匠四人,衛士二十人。”

“只剩下這麼點人了。”曹鑠說道:“當初匠作坊的工匠人數可是不少。”

“當初公子下令,有些能耐的都去了蓬萊,只有我們幾個本事不大的留在這裡看家。”工匠回道。

曹鑠知道他不是在謙虛,而是說了實情。

但凡有能耐的,蓬萊匠作坊當然會全都帶走。

留下守家的,一般都是身體不好或者手藝一般,帶去蓬萊也不會有太多建樹的。

曹鑠沒有吭聲,從工匠和衛士們身旁走過。

進了匠作坊,他向工匠問道:“這裡還留著多少火藥?”

“丁點都沒留下。”陪在一旁的工匠回道:“匠作坊如今只修補鎧甲和打磨兵器,即使有火藥也用不上。”

“如果讓你們再造,能不能造的出來?”曹鑠又問。

工匠回道:“火藥配方簡單,如果公子需要,我們還是可以造的出來。”

“造一些出來。”曹鑠吩咐。

匠作坊裡的東西多半都被帶走,不過卻還是留了少部分製作火藥的材料。

工匠們找出材料,依著曹鑠當初傳授的法子炒制火藥。

火藥的製作方法簡單,沒過一會他們就造出了一桶。

提著裝滿火藥的桶放到一旁,幾個工匠看向曹鑠。

“我記得這裡應該還有紙張。”曹鑠又吩咐:“取一些過來,再弄些黃泥。”

包括鄧展和祝奧在內,眾人都不知道曹鑠究竟想做什麼。

雖然滿心茫然,工匠還是照著曹鑠吩咐的找來了紙張和黃泥。

“把紙給我。”從工匠那裡要來了紙,曹鑠先撕下了長長的一條。

隨後他蹲在地上,捻了些火藥灑在其中。

均勻的撒好火藥,他又把紙捲了起來。

卷的時候他十分用力,直到捲起來,那張長長的紙條已經成了一隻細長的紙杆。

曹鑠這麼做的時候,工匠個個露出恍然的神色。

只是他們沒想明白,這麼個細長的紙杆究竟能有什麼用處?

用它來攻城略地?

好像也太小了些。

做了條引信塞進那根紙杆裡,曹鑠又讓鄧展把黃泥和成糊狀。

把黃泥抹進卷著火藥的紙杆,曹鑠把它丟在一旁。

“公子這是在做什麼?”鄧展忍不住問了一句。

“爆竹。”曹鑠咧嘴一笑:“火藥不只是可以用來打仗,也可以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營造氛圍。”

春節對於東漢的人來說,還沒有成為喜慶的節日。

在東漢,春節甚至被看成是不吉利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