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陳將軍在城外提醒,我已經牽累了祝將軍和兩千將士。”曹彰面露羞愧的說道:“無論長兄怎麼責難,我都認了!”

陳到本來想多說幾句,曹彰當面認錯,反倒讓他有話說不出口。

他對曹彰說道:“三公子經歷的事情還少,難免犯些錯誤。等到公子來了,我和祝將軍也為三公子說說。”

“多謝兩位將軍!”倆人願意為他開脫,曹彰連忙向他們謝了。

朝鮮城內一戰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曹鑠的耳中。

率軍正在前進,得到訊息的曹鑠皺了皺眉頭。

“三公子還真是貪功冒進,要不是公子事先安排龍紋騎策應,這場損失可是不小。”郭嘉在一旁說道。

“子文經歷的事情還少。”曹鑠說道:“他只知領兵廝殺,卻不知道戰場上滿是爾虞我詐,一個疏忽就會致使成千上萬將士戰死。”

“公子也是有心磨礪他,我看還是訓誡兩句算了。”郭嘉為曹彰說起了好話。

“軍令不行,我以後怎麼帶兵?”曹鑠說道:“就因為擔心他貪功冒進,才讓祝將軍協同,可他還是做出了這樣的事情……”

“無論怎樣,這一仗我軍畢竟勝了。”郭嘉說道:“三公子有過卻也有功,懲處的太重,只怕會寒了將士們的心。”

看了郭嘉一眼,曹鑠問道:“奉孝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功過相抵,訓斥幾句讓將士們知道,戰場上不可違背軍令就成。”郭嘉說道:“歷經此戰,三公子以後做事必定也會小心謹慎。”

“我就怕他不長記性。”曹鑠說道:“奉孝也不用多說,等我見了他再做計較!”

曹彰佔領了朝鮮縣城,將士們在城裡駐紮下來。

曹鑠還沒有來到,他也不敢輕易處置遼東軍俘虜,只把人聚集在一處關押。

兩天後,曹鑠來到。

與陳到、祝奧一同出城迎接,曹彰赤著上身,身上捆縛著荊棘。

遠遠看到曹鑠,他就翻身下馬,小跑著迎了過去。

到了曹鑠面前,曹彰跪倒在地,仰臉說道:“長兄,這次我貪功冒進,如果不是陳將軍及時在城外提醒,必定會牽累了祝將軍和兩千將士,還請長兄責罰!”

低下頭,看著負荊請罪的曹彰,曹鑠問道:“知道錯了?”

“知道錯了。”曹彰應道。

“這一戰你們殲敵多少?”曹鑠問道。

曹彰回道:“殺敵五百餘人,俘獲三千人,其餘敵軍都給跑了!”

“以區區兩千人就有這樣的戰績,也算是打的不錯。”曹鑠問道:“敵軍主將是誰?他如今在哪?”

“起先我並不知道敵軍主將名姓,後來從俘虜口中得知他叫韓忠。”曹彰說道:“城內混戰的時候,他被我給殺了,頭顱也被我給砍了下來。”

“這麼說你戰功不小?”曹鑠問道。

“犯錯在先,不敢居功。”曹彰說道:“還請長兄責罰。”

“我就罰你連續三天赤著上身揹負荊棘站在校場上高喊‘我錯了’,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其餘時間一律不許停。”曹鑠說道:“如果不是有功,這次我必不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