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裡,曹操並沒有叫太多人。

除了曹鑠,在坐的只有荀彧、荀攸、賈詡等人。

“找你們過來,是要商議向江東用兵。”曹操對眾人說道:“我打算率軍趕往江陵,在那裡駐紮,操練水軍準備渡江。”

“父親英明。”曹鑠說道:“我軍在襄陽駐紮的日子已經不少,許多將士甚至以為拿下荊州就再也沒有其他事可做,如果不早些下達討伐江東的命令,只怕懈怠的情緒會在軍中蔓延,時日長遠反倒沒有好處。”

“雖然我有攻打江東的打算,可麾下將士多半都是北方人氏,會水的很少。即便有些會水的,水性也絕對比不上江東水軍。”曹操說道:“江東孫氏盤踞長江以南,我軍渡過長江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曹公說的沒錯。”荀彧說道:“最近我聽說江東把周瑜調回吳郡,好似也在做著抵禦大軍的打算。”

“江東和荊州彼此相連,雖然相互攻伐多年,然而荊州被曹公攻破,江東孫氏也是能察覺到唇亡齒寒。”荀攸接過話頭說道:“曹公既然打算進軍江東,可不能給他們太多時間籌備防務。”

“荊州被滅,如今我已坐擁數十萬大軍。”曹操說道:“江東可用兵馬不過六七萬而已,是不是可以派人過江一趟,勸說江東孫氏投誠?”

“我覺得還是直接打比較好。”曹鑠說道:“剛才父親也說了,江東孫氏盤踞長江以南,他們有著長江天險,派人前去勸降恐怕並沒有什麼作用。”

“至少也該派個人去探探虛實。”荀彧說道:“這麼多年,我們只知道江東在逐年壯大,卻因他們在長江以南,始終不清楚究竟壯大到了怎樣的境地。找個合適的人過江,即便不能勸說江東投降,至少也能摸到一些底細。”

“我和周瑜見過。”曹鑠說道:“此人十分聰慧,當初孫策對他也是極其倚重。孫策死後,孫權更加重用周瑜。他先前並不在吳郡,把他調回去,無疑是江東已經打算對付我們曹家。派人過江,太精明能幹的父親和我都會擔心發生變故,而派些庸才過去,則不僅無用,反倒還會中了周瑜奸計。”

“你有什麼打算?”曹操向曹鑠問道。

曹鑠抱拳說道:“父親應該知道,我和江東孫尚香曾有婚約。要探虛實,用這個名頭過江最為合適。”

“也就是說你打定了主意要打江東。”曹操說道:“不僅如此,你還想把江東孫家的小姐也給搶過來。”

“和我有過婚約的女人,怎麼可能讓她陷於戰亂之中。”曹鑠說道:“當年孫尚香還小,如今應該已經成人。派個人過去提親,一則是可以麻痺江東孫家,讓他們以為我們沒有過江的打算,二來則是趁機探探虛實,看看江東都準備了些什麼。”

“你們以為怎樣?”曹操向眾人問道。

眾人紛紛附和,只有荀彧說道:“我知道一人,曾和周瑜是同窗。讓他去提親,更容易成事。”

“荀公說的是不是蔣幹?”曹鑠問道。

“正是。”荀彧回道。

“子熔怎麼知道蔣幹?”曹操說道:“他在我麾下不過是個尋常幕僚,以往並無突出功績。”

“蔣幹是壽春人,以往也曾回過兩次壽春。”曹鑠回道:“所以我認得他。”

“你覺得蔣幹能不能去?”曹操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