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海西的時候,曹鑠沒有想到夷州和朱崖州的事情辦的如此順利。

在兩座海島不過住了三四個月,初秋才剛剛來臨,他又要返航回到海西。

辭別了管承等人,曹鑠帶著郭嘉上了戰船。

登船之後,郭嘉對曹鑠說道:“公子,如今要返回海西,是不是我也能回去鄴城了?”

“奉孝還不能回去。”曹鑠說道:“夷州和朱崖州雖然已經安頓好了,可北海海軍還沒有成立,沒有北海海軍,將來在北方征戰,我們可是要吃大虧的。”

“北方?”郭嘉說道:“公孫瓚已經滅了,北方只剩下遼東公孫家,難道公子認為他們會比袁家更難對付?”

“遼東公孫家當然不難對付。”曹鑠說道:“聽說公孫度已經過世,他的長子公孫康接管了遼東。公孫康可沒有他父親那樣的文治武功,對付公孫康我們還是綽綽有餘。”

“既然如此,公子還要北海海軍做什麼?”郭嘉詫異的問道。

“北方不是隻有公孫家。”曹鑠說道:“要知道還有烏桓人,在遼東以東還有弁韓、馬韓、辰韓等地。要知道那裡的棒子雖然人數不多,而且如今也是尚未開化,可他們卻是十分張狂。如果不把他們滅了,雖然不至於對我們中原怎樣,卻總會像的趴在腳面上的癩蛤蟆,讓人膈應的很。”

“依著公子這麼打下去,戰事什麼時候才會是個頭?”郭嘉說道:“中原連年征戰,已是十分疲弱……”

“中原疲弱是因為我們自家打自家,過度消耗。”曹鑠說道:“所以我才會發展人口鼓勵農耕。農民種地,不是十年減免賦稅,而是永久減免,所有農作物,官府一律按照市價收購。我只要徵收商賈的賦稅也就可以了。長此以往,府庫充盈糧食滿倉,我還有什麼地方是不敢打的?”

扶著船舷,眺望蔚藍的大海,曹鑠說道:“人的一生是有窮盡的,我要用我這一生,為中原人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公子文韜武略,有公子這樣的人物,實在是中原人的福分。”郭嘉說道:“可曹公正值用人之計,我應該在曹公身邊才是。”

“你在父親身邊和在我身邊有什麼不同?”曹鑠向郭嘉問道。

被他問的一愣,郭嘉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才好。

曹鑠也是姓曹,還是曹操長子。

推理下去,曹鑠說的也是沒錯。

留在曹操身邊,和留在他身邊並沒有什麼不同。

被曹鑠問的不知該說什麼才是,郭嘉只得不再吭聲。

“跟我去一趟北海。”曹鑠說道:“從北海回來,如果能讓你返回父親身邊,我自然會派人送你回去。”

丟下這句話,曹鑠轉身離開。

扶著船舷上的欄杆,望著遠處的大海,郭嘉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雖然曹鑠答應送他返回鄴城,可他卻感覺到這輩子很可能都不會回到曹操身邊去了。

曹鑠的性格是摔倒在地上都要抓一把泥,從來也不是個肯吃虧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