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這麼做,也是為了兄弟間的情分。”曹鑠說道:“如果我派人把他殺了,從此往後也能落個清淨。可對父親卻沒有一個交代,畢竟子桓也是父親的兒子。兄弟相殘,終究不是什麼好事。”

“你的目的達到了?”曹操問道。

“達到了。”曹鑠回道:“我只是想告訴子桓,他殺我,難如上青天,我殺他,不過是隨時隨地的事情。要他以後懂得收斂,不要在背後做這些沒用的事情。”

“得知你被刺殺的時候,我就想到了是子桓。”曹操嘆息了一聲說道:“為什麼會這樣?昔日我嘲笑袁本初,沒想到如今我的兒子也會因為權勢相互爭鬥。”

“父親,這件事我不得不爭。”曹鑠說道:“如果父親決定立其他兄弟,我絕無二話,唯獨子桓,他接管曹家,兄弟們從此可是不得安寧,不知有多少人會死在他的手中。所以……”

“你不用說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曹操說道:“我會讓子桓去鄴城,從此往後豫州再不需要他去打理。”

“父親英明!”曹鑠趕忙抱拳說道。

“你這麼對待子桓,應該不只是為了嚇唬嚇唬他。”曹操問道:“說吧,你還有其他什麼打算?”

“還是父親瞭解我。”曹鑠說道:“這裡是柳城,是烏桓人的地界。我和子桓先後出事,烏桓人有著脫不開的關係。我打算藉著這兩件事,再讓烏桓人多出一些馬匹。”

“聽說你找他們要的女人和牛羊可是不少。”曹操問道:“打算向他們討要多少馬匹?”

“先前我是討要一萬兩千匹,他們沒有說行也沒有說不行。”曹鑠說道:“如今既然出了這種事,討要兩萬匹軍馬應該不算過分。”

“自家做的事情,卻要往烏桓人頭上栽贓,除了你,恐怕也沒有其他人能做到。”曹操笑道:“算了,由著你去吧。只是別把烏桓人逼的太緊。”

“父親放心,我心裡有數。”曹鑠應道。

曹鑠離開書房,曹操又讓許褚把荀攸和荀彧請來。

叔侄倆人來到,落座之後,荀彧向曹操問道:“敢問曹公,召喚我們前來,是不是有什麼要緊事?”

“我想問你們,子熔和子桓的事情,你們有沒有覺著哪裡古怪?”曹操問道。

“曹公不問,我們還不敢說。”荀彧說道:“依著我看,長公子遇刺是二公子所為,而二公子身邊衛士被殺,人頭放在他的枕邊,又必定是長公子做的。”

“怎麼說?”曹操問道。

“其實很簡單。”荀彧沒有說話,荀攸接過話頭說道:“長公子很少去二公子那裡,為什麼偏偏今天去了?無非是告訴二公子,這件事就是他做的。”

“子熔既然要做,為什麼還要讓子桓知道?”曹操說道:“他難道就不怕子桓記恨?”

“二公子記恨長公子又不是一天兩天。”荀攸說道:“如果不是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刺殺就是二公子安排,長公子也不會這麼做。他可以輕易的殺死二公子卻沒有動手,只是殺了他的衛士,可見長公子還是顧念兄弟情義的。”

“這麼看來,先前確實是我錯了。”曹操說道:“我打算削奪子桓兵權,讓他前往鄴城,至於許都,以後再安排人去好了。”

“曹公這麼做,實在是明智之舉。”荀彧和荀攸抱拳齊聲說道:“如此一來,長公子的地位無人能取代,曹家必定穩固久安。”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