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長統低下頭,對曹鑠說道:“高幹企圖反叛的時候我就勸說過他,可他卻是不肯聽。我那時就曾告訴他,千萬不要試圖與曹家為敵,他還是動了刀兵。落到如今境地,也是時也命也。”

曹鑠點了點頭:“無論謀士還是武將,都喜歡追隨有能耐的主公。只有跟著有宏圖大志的主公,才能成就大業。這也就是牆倒眾人推的道理。先生背棄高幹來到我身邊,從此之後有所成就的日子快要到了。”

“多謝公子提攜。”仲長統連忙向曹鑠行禮說道。

“先生覺著高幹會往哪裡?”曹鑠向他問道。

“曹家所屬之地,已原河北各地最不穩妥。”仲長統說道:“高幹應該會去河東一帶,那裡臨近鄴城和許都,無論往哪邊挺進,曹家都得全力援救。”

“先生認為我們是該先去那裡等著,還是就在壺關守候?”曹鑠問道。

“公子去了河東,高幹怎麼可能還敢過去?”仲長統說道:“先前公子拿下壺關,是因為高幹不在。如今高幹將要回來,如果我們把壺關拱手讓出,豈不是成就了他的好事?他再奪下壺關,以他麾下兵馬和請來的救兵,即便是公子親自率軍前來,沒有三年五載,恐怕也是打不下來。”

“就是我們在壺關等著?”曹鑠捏著下巴問道。

“正是。”仲長統說道:“還有一件事,我想懇請公子允准。”

“說。”曹鑠說道。

“公子先前驅逐胡人,誅殺羯人,我認為此舉不妥。”仲長統說道:“還請暫且隱忍,不要對胡人下手。”

“你倒是和郭奉孝說了同樣的話。”曹鑠問道:“誅殺和驅逐胡人,有什麼不妥?”

“如今天下還在亂著,胡人在北面滋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仲長統說道:“如果公子要解決胡人,至少要等局勢穩固了一些再說。如今公子只能憑著安撫來解決胡人事端,最好能讓胡人也鼎力相助。多一股力量,對公子來說終究是隻有好處而沒有壞處。”

假如只有郭嘉一個人勸說他不要殺胡人,曹鑠還覺著沒什麼要緊。

胡人不殺,漢人不興。

曹鑠確實也沒想過要給胡人留下一條活路。

尤其是最為兇狠殘暴的羯人,他們把漢人稱作“兩腳羊”,差點致使漢人滅種,又怎麼可能容他們存留在世上?

然而仲長統也這麼說,讓曹鑠意識到,他先前的做法確實是有不妥之處。

畢竟他還沒有一統天下,隨時會有其他勢力向他發起挑釁。

這個時候樹敵太多,畢竟不是什麼好事。

想了一下,曹鑠對仲長統說道:“其他胡人可以緩一緩,羯人已經得罪,能滅種儘量把他們給滅了。”

“羯人是匈奴的附屬。”仲長統說道:“匈奴人雖然懼怕公子,卻也恨公子入骨。公子如今強盛,他們不敢怎樣。萬一哪天公子落了敗,被他們抓住機會,可是不會給公子半點翻身的機會。”

“也就是說,無論哪個族群,我眼下都不該把他們滅了?”曹鑠問道:“打到讓他們怕就好?”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