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太史慈和周泰來到樅陽的江東軍將士,聽說又來了許多曹軍,戰意瞬間跌落到了谷底。

許多人甚至在私下裡討論著兩位將軍什麼時候會讓大軍後撤。

江東軍戰旗下。

太史慈和周泰並騎而立。

“他們終於來了。”望著遠處正趕過來的曹軍,太史慈說道:“這一戰至關重要,如果能攻破曹軍,能不能拿到李術的人頭也就不太重要。”

“假如能攻破曹軍,李術的人頭就好像已經拴在了你我的戰馬上。”周泰說道:“現在最關鍵的不是拿他的人頭,而是該怎麼應對曹軍。”

就在倆人說話的時候,一個士兵飛跑過來。

到了倆人身旁,士兵抱拳說道:“啟稟兩位將軍,周將軍派人送來書信。”

周瑜派人送來書信,倆人當然不敢怠慢。

周泰連忙說道:“快讓他過來。”

士兵離去後沒多會,帶著一個江東軍信使來到。

見了倆人,信使抱拳躬身說道:“兩位將軍,周將軍要我送封書信過來。”

“除了送信,公瑾有沒有說什麼?”周泰問道。

“什麼也沒說,只說請兩位將軍看了書信儘快行事。”信使雙手捧著信,遞給倆人。

太史慈接過信,開啟看了一遍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公瑾這是要做什麼?難道他也怕了?”

“公瑾在信裡怎麼說?”周泰問道。

“將軍自己看吧。”把書信遞給周泰,太史慈臉色十分不好。

接過書信看了一遍,周泰鬆了口氣,對太史慈說道:“子義,我說的是不是沒錯,公瑾要我們儘快返回江東,提防敵軍過江。”

“我真不明白了!”太史慈不無鬱悶的說道:“我軍來到這裡,為的就是攻破樅陽,把李術的腦袋給擰下來。可公瑾卻要我們儘快撤回江東,難不成曹軍來了,我們就該讓開?”

“有些話我心裡明白,只是說不出口。”周泰說道:“曹軍來援,我只知道該走,卻沒像公瑾想的這樣周到。仲謀繼承江東,像李術一樣心懷不臣的遠遠不止一個,如果我們在這裡耗費了太多兵馬,甚至讓曹軍趁機渡過長江,江東可就完了!”

嘆了一聲,太史慈說道:“算了,既然公瑾也說該撤回去,我也不再糾纏。”

他向衛士吩咐道:“傳令下去,準備渡船,我們今天返回江東。”

太史慈和周泰打算撤走,龐統帶著顏良、文丑率領一萬大軍來到樅陽戰場。

鞠義親自前去迎接。

見到龐統,他抱拳說道:“末將不辱使命,和江東軍接戰數場,一點好處也沒讓他們討了去。”

“鞠將軍辛苦!”龐統回禮說道:“我們來了,江東軍也該撤了。”

“如果想撤,他們應該在大軍來到之前就撤走。”鞠義詫異道:“為什麼偏偏等到我軍趕到,他們才撤去樅陽之圍?”

“道理其實很簡單。”龐統說道:“敵軍想撤不撤,只是不太甘心。可權衡利弊之後,他們發現還是撤走合適,最多今晚,他們就會撤回江東。”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