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剿匪居然不是曹軍牽頭,而是雷簿和陳蘭所部四處征討。

身在壽春的曹鑠,沒多久也就得到了訊息。

看完陳宮令人送來的書信,他遞給龐統,笑著說道:“公臺還真是有辦法,只是去了一趟天柱山,他就收了雷簿和陳蘭。如今廬江一帶賊人,已經快被他剿滅殆盡。”

“雷簿、陳蘭落草數年,他們在賊人之中已經有了些根基。”龐統說道:“讓他們剿滅賊人,比公子派遣將士更為有效。”

曹鑠點了點頭:“你認為要不要把他們請來淮南見上一見?”

“我認為目前還不用請他們來壽春。”龐統說道:“倆人所以忙於剿滅賊人,為的就是在投效公子之前立下些功勞,公子如果此時見了他們,他們日後必定有所懈怠。”

“劉備已經去了青州。”曹鑠說道:“袁譚必定會向袁公舉薦。以劉備的能耐,曹袁兩家被他挑唆到反目的日子應該不遠。”

“即使沒有劉備挑唆,曹袁兩家早晚也是反目。”龐統說道:“他所能做的,不過是讓反目的日子提早一些罷了。”

“你說的沒錯。”曹鑠說道:“最近商業口岸已經建成,不少商賈從那裡渡過淮河來到壽春,用不多久,壽春應該會成為貨物集散地。”

“凌雲閣管事還是會辦事。”龐統說道:“短短數月,壽春已經來了不少商賈,照這樣下去,再過兩年這裡必定商賈雲集。”

“一旦商賈多起來,我們也就能開始徵收賦稅。”曹鑠說道:“只要徵收的不是太多,比其他地方少一些,他們依然會選擇這裡。”

“農民的賦稅要不要徵收?”龐統問道。

“不要!”曹鑠說道:“我承諾過十年不徵收賦稅,就是針對農民。糧草儲備不多,我需要他們耕種田地。等到十年後再徵集賦稅不遲。”

“只要能從商賈那裡徵收,至少也不用公子填補。”龐統說道:“自從公子佔了淮南,每天耗費都是極其龐大,我一直在擔心,只依靠凌雲閣,恐怕支撐不了太久。”

“做生意還需要投資。”曹鑠說道:“更何況我們是要發展根基,投入必定不少。我要的不是現在從百姓身上盤剝多少,而是十年後他們能給我多少。”

“公子謀略長遠,令人不得不佩服。”龐統說道:“如今淮南等地逐日興盛,等到曹袁兩家開戰,想必已是糧滿倉錢滿庫。”

“打仗需要用錢。”曹鑠說道:“府庫沒有半點儲備強行用兵,和山賊並沒什麼不同。”

曹鑠還在淮南、徐州等地忙著平定山賊、發展經濟,劉備也在袁譚的護送下來到了鄴城。

鄴城是袁家的根基。

袁紹在這裡經營多年,鄴城的繁榮甚至遠在許都之上。

得知劉備來到,袁紹起初不是十分想見他,卻架不住袁譚和一些幕僚的一再懇請,只得親自出城相迎。

袁譚陪著劉備,一路往鄴城方向走。

正走著,他們看見前方出現一支人馬。

沒過一會,有個斥候從前面跑了過來。

到了袁譚面前,斥候抱拳說道:“啟稟長公子,袁公親自前來迎接劉使君。”

“我還以為前面來的是什麼人,原來是父親。”袁譚對劉備說道:“父親親自前來迎接,可見他對玄德公十分看重。”

“袁公與顯思情義,我銘記在心。”劉備向袁譚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