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鑠回到壽春,許多事情都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廬江皖城。

龐統和陳宮相向而坐。

“沒想到我們來了,皖城守軍居然不戰而退。”龐統向陳宮問道:“公臺以為他們是想做什麼?”

“孫策從來都是不會服軟的人物。”陳宮說道:“這次捨棄皖城,把皖城、潯陽等地讓給我們,實在是出人意料。”

“皖城臨近丹陽、豫章。”龐統說道:“潯陽更在在豫章邊界,和柴桑遙遙相望。我總覺得孫策是在轉嫁矛盾。”

“士元的意思是……”陳宮鎖起眉頭問道。

“我的意思很明確。”龐統說道:“公子與劉表關係並不是很好,雖然不像孫策那樣,與荊州已經是水火不容,彼此卻也有些隔閡。孫策佔據會稽等地,和劉表連年征戰,江東民生也是跌入谷底。他需要休養生息,我們想要廬江,他乾脆就把這兩個地方讓給我們。為的是由我們來牽制劉表。”

“你覺得公子和劉表開戰的可能有多大?”陳宮問道。

龐統說道:“很大,至少現在來看,我軍兩線作戰的可能非常大。”

“士元的意思是……”陳宮說道:“劉備會聯合劉表,企圖與他瓜分淮南?”

“劉表要廬江,劉備要淮南,倆人利益想通,勾結到一起,並不會讓人覺著意外。”龐統說道:“我們要做的,就是怎樣不讓這倆人勾結到一起,或者是其中一人還沒站穩腳跟,就先把他擊破。”

“劉表在荊州家大業大,已有了數十年根基。”陳宮說道:“從他手中奪取荊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說非要擊破,唯一能擊破的只有劉備。”

“然而劉表會來和我們搗亂。”龐統說道:“我倆得有一人留在這裡。”

“公子倚重士元,還指望你為他出謀劃策攻破劉備。”陳宮說道:“非要留下一人,非我莫屬!”

“公臺這麼說,我也不做爭辯。”龐統說道:“魏文長和紀靈兩位將軍留下協助公臺,我與呂奉先返回壽春,等待同劉備開戰。”

“士元給我留下一萬人馬,如果劉表敢向廬江用兵,我必定讓他有來無回!”陳宮說道。

“廬江仰仗公臺。”龐統拱了拱手:“明天一早,我就帶兵返回壽春。劉備已經佔領徐州,大戰看來也是不遠。”

“恭送士元!”陳宮拱手說道。

“對了!”龐統突然想起一件事,對陳宮說道:“有兩個人我在尋找,聽說就在荊州,如果公臺能找到他們,還請想方設法把他們送去壽春。”

“其中一人是徐元直,我是知道。”陳宮說道:“另外一人是誰?”

“曾做過長沙太守的張仲景!”龐統說道:“我也是才得到公子命令,據說張仲景醫術了得,如果能把他收到公子身邊,將來也有大用。”

“我會盡力去找。”陳宮說道:“至於找到找不到,我可不敢保證。”

“只要用心去找,必定能夠找到。”龐統說道:“公子急著見這兩個人,公臺可千萬不能怠慢了。”

陳宮點了點頭,然而還是沒有把話說滿:“我會全力而為。”

曹鑠返回壽春,龐統也打算和呂布一道率軍撤回淮南,徐州的劉備此時確實在招兵買馬。

下邳城內校場上,劉備站在高臺上,看著才招募的新兵。

新兵成分十分複雜,從十二三歲的少年到五六十歲的老者,徐州境內,只要是男人,幾乎都被他徵募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