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方陣彼此推進,將士們個個面色凝重,好似從對面推進過來的並不是同伴,而是真正的敵人。

“廝殺中怎麼判斷哪個人死了?”曹鑠向高順問道。

“很簡單。”高順說道:“將士們的兵刃都包了防護用的軟布,在布里包裹著白灰,被刺中的身上會殘留印記,可以判定是戰死了。”

“你的這個法子不錯。”曹鑠說道:“可以嘗試著在全軍推廣。回頭我讓趙雲和陳到也來學學。”

“趙將軍和陳將軍跟隨公子這麼久,倆人練兵自有一手。”高順說道:“我的法子他們學了去並不一定適用。”

“最近壽春周邊正在建造新村。”看著校場上正彼此推進的將士們,曹鑠對高順說道:“一旦村子建好,除了飛熊、龍紋和破陣三營,其他將士都要到分流到村子裡墾田。守衛壽春,就靠著你們了。”

“公子,有句話我不知該不該說。”高順說道。

“你說!”

“三營精銳雖然能衝鋒陷陣,然而畢竟人少。”高順說道:“加起來連兩千人都不到,如果常備軍就這麼丁點,想要成就大事,恐怕不夠。”

“我也知道不夠。”曹鑠說道:“可是淮南窮啊!不知你有沒有出去看過,到處是荒蕪的田野,田地中生長的不是糧食而是雜草。走十個村子,最起碼有九個是空的,百姓沒有當兵的多,這樣下去用不了兩年,我會連糧草都分派不下去。”

“實話說,公子當初就該要徐州,而不是淮南。”高順說道:“雖然徐州是數戰之地,無論劉玄德還是呂奉先,在那裡盤剝都不是很重,不像淮南,民生凋敝,不知道得有多少年才能恢復元氣。”

“其實也用不了多少年。”曹鑠說道:“免除賦稅,凡是徭役用人不僅包吃住還給錢拿,用不多久,周邊會有許多平民湧入。只是想要人丁鼎盛,養得起數量龐大的軍隊,在鼓勵生養的前提下,至少還得十五到二十年。”

校場上,兩個相向推進的方陣停了下來。

將士們原地踏步,凝視著對方。

直到這個時候,曹鑠才發現,在兩支方陣將士的手臂上,纏裹著不同的麻布。

左側的手臂纏裹著紅布,而右側的則是纏著藍色布條。

“手臂纏裹布條,用來分辨雙方陣營?”曹鑠向高順問道:“這樣能不能分得清?”

“起初不行。”高順說道:“操練了這些日子,他們已經適應了。”

“殺!”曹鑠和高順正說著話,校場上傳來一陣喊殺聲,兩個方陣的將士加速快跑,往對方撞了上去。

霎時之間,校場上傳出盾牌撞擊、將士吶喊、兵刃交錯的混聲。

雙方廝殺十分勇猛,明知只是操練,看著這一幕,曹鑠還是有種身臨戰場的感覺。

“這樣廝殺,會不會有人受傷?”曹鑠向高順問道。

“偶爾會有。”高順說道:“校場訓練不受傷,上了戰場很可能會死!我寧願讓他們在這裡傷筋動骨,也不肯看到他們上了戰場被敵人屠戮!”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