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我在想,如何讓本書變得有些不一樣,脫離打怪升級的範疇,更升高一些,比如拯救世界。

32、其實在設計反派時,我想了很多,如何寫一個印象深刻的反派,有人說惡就惡到底,死不悔改那樣的,因此我寫了個莫里亞蒂,到死也沒有悔改。

33、另一種便是前不久想到的,立場不同帶來的衝突,當然這有些涉嫌洗白,之前大家的評論我也看到了,但我想說,並不是說解釋了一個人“作惡”的理由,便是洗白,我只是想更完善這個角色,我不想因為“反派”所以“反派”,而且我也在文中強調過這些,惡人們也很清楚,自己不是好東西,即使是說為了“正義”也不會有好下場,但是,這是他想做的,這樣就夠了。

34、描述了勞倫斯的轉變,他的目的,他無法信任他人的原因,以及他要做的事,礙事的人都得死。

35、就像文中寫到過的,每個人都是正義的,每個人都是邪惡的,每個人都會上天堂,每個人都會下地獄。

36、世界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緻的灰。

37、所以勞倫斯在我的想法裡,就是一個極端的恐怖分子,他想的是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極端了,而且無法與人和解,從而變成了反派。

38、這就像喪屍包圍了這棟樓,大家在想辦法逃生,勞倫斯的思路是先幹翻這棟裡的所有人,這樣成為屍體的大家就不會變成喪屍,去咬別的樓的倖存者。

39、好吧,這個例子確實有點神經病。

40、主角要走的則是另一條路,一個不那麼極端的路,比如先把勞倫斯這個極端分子整死,然後再想辦法帶著更多人去活下來。

41、而這便是我後三卷想寫的故事了。

42、世界要毀滅了,世界為什麼要毀滅了,主角們該怎麼拯救這個世界。

43、當然世界毀滅這個設定會圓回來的,可以說本書出現的所有的坑,所有的設定我基本都圓了回來,我都覺得我自己牛逼,因為我最開始寫的時候真的沒想那麼多。

44、說回拯救世界,面對這個問題,勞倫斯給出的答案便是他極端的行徑,而主角要找到另一條路,他是不那麼極端的勞倫斯,還是能信任人的勞倫斯。

45、所以就像之前說的,這是我想寫的一種,人對待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並且由於自身經歷與情況從而做出抉擇併產生衝突。

46、以崇高的理由行惡毒之事,並且願為此承擔代價。

47、然後說一下另一件事,其實按照我原本的思路,艾琳會死在逃亡中,按照我的想法她會為了阻擊敵人使用秘血,變成怪物幹翻柯里,給懵懂的紅隼來上一刀。

48、但我放棄了,倒不是什麼別的理由,主要就是覺得,本書算得上是比較壓抑黑暗的世界設定了,這麼糟糕了,總得有點美好的盼頭吧。

49、所以妹子活了下來,沒有妹子受傷的世界出現了。

50、對了,再說一下,突然興起寫這一卷的原因,按照我原本的計劃裡是沒有這一卷的,但因為聽到了兩首歌,覺得還不錯,隱約地一個角色浮現在了眼前,她之所以出現,背後牽扯的事件,從而進一步引發的劇情推動。

51、種種情況下誕生了這一卷。

52、兩首歌分別是Gloria&nbspLive—Mando Diao,Miss Jackson—Panic! At The Disco

53、格洛瑞婭·傑克遜這個名字就是兩首歌名拼在了一起,也是結合著歌詞的內容塑造出了一個理想中的角色。

54、還有的便是劇情設定上的問題,實際上按照我最初的設計,艾琳的早在第二卷就該出現了,但想一想,每個卷都要一個主次之分,主要的事件,主要的人物,如果加了艾琳就會顯得很亂。

55、因此一放再放,到了現在才出現。

56、在原本的設計裡,和艾琳曖昧的實際上也不是紅隼,而是主角。

57、那麼問題來了,這種在一部分人看來無疑是毒點,曖昧甚至還沾點牛頭人,而且我自己也覺得,主角也太主角了,什麼好事都是他的,跟個爽文主角一樣。

58、那麼怎麼辦呢?為什麼不把角色的情感線分散開呢,比如列入配角,進行一種類似群像的寫法。

59、然後就有了大家看到的這樣。

60、實際上我想的寫的是一種情緒想法上的變化,作惡,突然領會了美好,她想找到救贖之道,但為時已晚,她去救伊瓦爾,最後還是失敗,雖然活了下來,但美好不再,她也想留下,但她無法接受自己,從而離開,繼續尋找救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