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靈寶天尊?

諸多積年老妖面有遲疑好奇,彼此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困惑不解,哪怕是以他們動輒就萬年的壽數經歷,也是從來不曾聽說過有叫做這個名號的大能。

但是眼前帝君既然已經開口,思及先前帝君霸道之舉,他們也只得按捺心中遲疑,皆齊齊應下。

暗中則是打定主意,哪怕是帝君下令,若是這種功法還不如自己眼下所修之法,那也就隨便修行一下,用來交代應付帝君即可,否則,單單隻憑几句話和眼下的威望,就要讓他們做這等類似於費盡萬年苦修,自損功力的事情,他們是萬萬不肯的。

趙離輕易看出了這些老妖心中所想,也並不在意,趨利避害本就是一切有情眾生的本能,會如此想也實屬正常。

以帝俊身份,仍舊盤坐於已成一片廢墟之地,沒有動用什麼法術,精純元氣自然匯聚凝集化作玉臺,讓他坐在上面,群妖則按照其實力高低,法門上下,也是各自盤坐在周圍,帝俊眼眸平淡,開口講述道法。

是將先前傳授給貪狼的法門再度使其精煉之後所得。

此刻他的道心和眼界越高,執掌陰陽大道,回首去看當初草創的法門,已經能夠看得出諸多疏漏之處,於是一一將其彌補完成,此刻徐徐道來,字字珠璣,彷彿有大道之音相合,震顫虛空,清脆悅耳。

群妖只覺得這講述道法越講越高,越來越遠,連忙收起先前的些許疑惑,全神貫注領悟道法,心中駭然,更覺得這位帝君果然是太古之年的妖族至強者,這樣的法門居然也能向外傳出。

道人此刻本身修為算不得天下絕頂,但是眼界卻極高。

此道講法足足七日七夜方才止住,直指道門煉虛合道境界,又和當日所講法門不同。

雖然不曾去說具體層次,但是實則和五仙體系環環相扣,趙離也在講述和回答群妖問題時候,若有所悟,有朝一日以身合道,自後天而復返先天,執掌道之一端,一得永得一證永證,是否相當於蒼天生死之流?

後天步步登天以合道,先天則是以道化生。

或許殊途同歸,並無差別。

道人若有所思,看著那些陷入苦思冥想當中的群妖,神色平和淡漠,不再言語,起身離去,暫居於妖族王庭原本王宮之外,星海之上一處島嶼當中,而不見如何動作,自有諸元氣匯聚凝聚的靈玉宮殿化成,手段高深莫測,妙不可言。

帝俊踏入此地之前,似有意似無意,朝著先前窺探的視線方向淡漠一眼,然後方才走入靈玉宮殿,兩條蒼龍方才聽講述道法之時,距離他最近,得了最大好處,當即也是放聲長吟,龍吟之聲衝雲而起,穿金裂石,直震得那些修為不夠深厚的妖族頭暈目眩,坐立不穩,顯是修為有大進境大突破。

繼而便維持原本真身,以五百里蒼龍之軀潛伏於星海之中,拱衛著那島上白玉宮殿,使其氣魄越發壯闊恢弘,蒼龍爪壓起伏,龍鱗隱現變化,則更添諸多威嚴之氣。

……………………

在人族帝都,白髮道人講修行之法五仙之道後。

妖庭帝俊,布法傳道的訊息也不脛而走。

此世越發有波瀾壯闊之感。

群妖蜂擁而至,就連原本那些心中多有遲疑,不願意放棄多年在外的逍遙生活,回到妖族受人轄制的老妖王都懊悔不已捶胸頓足,然後生怕又誤過了何等的大機緣,紛紛攜帶家族血親,傳承弟子,自九洲十地,無盡星海,乃至於三千世界齊齊趕往萬妖之國。

於是這區區數月間,也不知多少位於三千世界的妖族宗派,突然發現自家祖脈一下子人去樓空空空蕩蕩的,再去一找,連自家老祖血親一脈都消失於此界,幾乎像是凡人之家,得了好處或者惹來禍事,託家帶口連夜奔逃一般。

這樣的變化,委實是讓許多妖族宗派高層提心吊膽了一番,生怕是老祖惹來什麼驚天大禍,累及宗派。

待得小心謹慎許久之後,才發覺只是自己多想,其間卻又老祖歸來,傳下了更為高深莫測的妙法;而更多宗派,則是自家祖師一去再不復返,記錄於文字,成為宗派後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樁樁些懸案奇事。

道人倒是毫不在意,天尊之說法,蒼天心知肚明對方只承認了自己一個天尊,那毫無疑問其餘天尊自然是虛假的名號,有名無實罷了,而天庭諸人自然能夠得到訊息,以貪狼秉性,定然按捺不住會說出靈寶天尊和通天教主的關係。

也可以藉此來傳遞必要的訊息,這便是所謂的資訊差。

沒有想到貪狼也還能如此妙用啊。

時日漸過,道人一直覺得外道會忍不住繼續出現和帝俊妖庭進行一定程度的接觸,但是春去秋來,外道的屬下卻始終不曾出現,趙離心中倒略有些捉摸不定。

春去秋來,直至秋日漸深,枯葉也都落盡了,外道仍舊是沒有采取什麼動作,道人身上的道袍也順應使節換成了更為厚重些的款式,並非修為不足以抵禦天地溫度的變化,只是不願意在紅塵中顯得過於扎眼罷了。

蒼天雖然將其囚禁,但是應有之物都應有盡有不曾剋扣。

身上厚重些的青袍也仍舊是蒼青為底色,裝飾以白色雲紋,材質之上在凡人眼中能夠稱得上萬法不侵,誅邪不入,而在立冬的這一日,道人終於又看到了那曾經有過數面之緣,卻又有諸因果摻雜的書生宋元化。

過去才不到半年時間,他卻早已經沒有了先前那一次的意氣風華。

所在的酒樓不過是尋常之地,桌上也只是寥寥幾道菜,手中提著一壺尋常黃酒,自斟自飲,鬍子略有些雜亂,滿面疲憊之色,他因為那位太后而變得炙手可熱,一時間風頭無兩,但是帝王之念不能夠測度,之後太后又待他極為淡漠尋常,只如尋常畫侍召,再無當日將他從一介平民擢升的恩寵。

於是好友散盡,榮華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