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1/2)(第3/3頁)
章節報錯
老者身量不高,不過是五尺有餘,脊背微彎,面容慈和,那孩童看似更是矮小。
這兩人自前一段時日來到這山脈裡,就在這山中住下,至今已經有大半月有餘,那老者一來到了主峰上,就尋了木材石料,建造了一個屋子,那個孩童踏入地裡,又不知道從何處尋了土來。
這土非凡土,是那老者專門吩咐,那孩童以遁地之術流轉。
自這三千里山脈當中每一座山峰靈韻最長處所尋,說是千秋土,要以三炷香再拜請來,然後將這山上土,用山下水,山中水,天上水三水混合,老人看著這山,笑呵呵捏了三日三夜,捏成了個人形,再用雷火鑄成了形貌。
最後將這塑像擺在了建造的屋子裡面。
土行孫不解,道:“爺爺,為何要在這山裡塑像?”
土地撫須道:“這啊,是為了讓那山神過來,我也算是地祇,能感覺得到,這山已經通靈咯,只是散亂地厲害,要是不管,不知道多少年以後才能聚集起來,也可能哪一天,這點靈性也散了,成了靈脈之類,再也醒不過來。”
“好不容易誕生了,連這太陽也沒有見到,那多可惜?”
“咱們啊,把這山上每一座主峰的土混在一起,就是要教這山靈也聚集起來,點著香,是要他靈性隨著香火過來,不要迷了路哦,給他塑形呢,是叫他也知道個形貌,不要給變得人不人,獸不獸的,除了這個啊,還得要叫他有香火,叫他觀眾生心意。”
土行孫懵懵懂懂,不明白什麼意思,只覺得爺爺說得好生深奧。
土地無奈笑一聲,揉了揉少年頭髮,道一句往後便知道了。
於是土地停留在此地,想要如自己記憶裡神話一般,去喚醒這山,他本身就是大地山脈所化,山中生靈對他有本能好感,又叫土行孫喚這山中生靈盡數過來,在山神廟前面的石頭上,講述花果山上傳給其餘群獸生靈的吐納養氣,精怪賦形的法門。
一連講述了好幾日,開始時只幾隻小獸,飛鳥掠過,前面大地上常常空白,偶有小獸也膽怯膽小,不敢靠近,老土地也不在意,只是笑呵呵地講述著自己的見解,講述著修行的正統法門,還取出些果子之類和這野獸們分食,告訴他們明日再來,直至最後鳥獸駐足。
第二日便多了不少聽眾,攘攘數百之眾。
到那五六日時候,千里山脈無數生靈都匯聚過來。
那鳥兒收斂翅膀,走獸駐足,猛虎也盤踞,群獸百鳥都圍繞白髮老翁,身前虎豹隨行,頭頂白鶴振翅,膝上還有松鼠爭食。
柳樹也朝著土地這邊生長偏斜,以樹蔭為老人遮蔽日光,落下陰涼。
足足七日,最後這些野獸似有所得,又似無所得,每日早來晚去,先朝著土地,朝著那山神廟拜謝著,是在拜土地,也是在拜山神,眾生之願凝聚,有土行孫這先天土行所化生靈尋找最精純的塵土,有土地這名正統地祇進行引導。
第八日時候,此山方圓數千裡靈性匯聚,那神像睜開眼來,雙目懵懂。
抬頭。
見三千世界,見浩浩長空。
見一老翁,有一頑童。
老翁抬手撫其頂,道一句道友。
就只是這兩個字,本來絕不可能誕生,會如同往日那樣,靈性最終潰散,化作靈脈消失的山神張了張嘴,面容大慟,竟大哭出聲,似喜似悲,大喜大悲。
土地面容慈和,只伸手撫在那山神頭頂。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PS:今日第一更…………三千四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