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李斯文這一次就準備研究一種液態+固態的補天塔,部署在比較關鍵的位置,確保洋流的正常運轉。

一路向南,沿途把各項資料記下,他也同時在心中形成一個更立體的資料模型。

在模型的一些重要節點上他做了標記,順手就砸下一座3級或4級的補天塔。

他這都是使用世界規則憑空造出一座岩石小山來完成的。

用世界規則打造5級補天塔比較浪費,3級4級就簡單了,基本上,0.3到0.5點世界規則就能打造一座。

從樹爺漩渦一路到崑崙淨土,李斯文一共砸了一百多座補天塔,所耗費的世界規則是四十一點,剩餘世界規則8872點。

這主要是前些天開了一千點的年終獎,消耗有點多,不過洋流每天經過崑崙淨土,也會額外收穫一定數量的世界規則。

所以就算昨天給了侯二一百點世界規則方便它隨時進階四轉瘟神,世界規則的總量仍然是安全線以上的。

這是李斯文給自己制定的限制,世界規則輕易不能跌落八千點大關,否則將有不忍言的安全感暴跌事件。

等來到崑崙淨土,在這裡見了老唐,又見了準備在崑崙淨土附近建立小型雪山淨土的雪五一行。

如今經過了一個月的建設,雪五已經完成了兩橫三縱的寒氣支援網路。

落雪神盾與冰龍懲戒還未有機會啟用,支援網路已經就位。

而位於崑崙淨土尾巴處的小型雪山淨土就是整體計劃裡第三條縱線寒氣支援網路。

接下來,這條寒氣支援網路還要聯通到海洋淨土,而這就將遇到難題了。

李斯文此次調查洋流的水文情況,也是為了此事。

“大王,目前我們有兩種方案,其一,就是沿著崑崙淨土的邊緣,每隔一千里就建造一座雪山中轉站,只需要三座雪山就能完成初步的寒氣支援主網路。但缺點是造價太高,且有可能影響到洋流航線,至於優點,則是支援快速,易於維護,一旦有戰事,十秒內必然抵達。”

“至於第二種方案,就是在海底之下鋪設永凍寒氣帶,這個方案消耗較少,但耗費時間,且需要後期進行不間斷的維護,另外,支援也會變慢,同樣的距離,需要三十秒的時間。”

“明白了,這就是十秒與三十秒的差距。”李斯文點點頭,其實就算是十秒的延遲,都需要軍團統帥提前預判,更何況是三十秒了。

或許只有一個辦法,增加落雪神盾與冰龍懲戒的啟動數量,然後前線部隊就可以有一定的預留反應時間。

不過,如果要一勞永逸的話,還是建三座雪山吧,一座五百點世界規則,三座就是一千五,這安全感已經不可控制的往下墜落了。

李斯文心中苦笑,奶奶的,他才制定了安全線,轉眼就打臉。

不過對於這種基礎建設的投資,那是不能猶豫,也不能拖延,更不能敷衍的。

“那就選第一種方案!我立刻去勘測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