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望說道:“我覺得這與四殿下無關。”

陳符荼聞言,深深的看了姜望一眼,轉而說道:“是否有關,目前不重要,如何解決才最重要,得有確定甘梨是被誣陷的證據,否則他們各相維護,我亦無從下手。”

“正好藉著葛老二人的事,恐怕需要侯爺再接再厲,將最大的幾個誣陷甘梨的證據找出來,這是為神都的安寧,也是為甘梨昭雪,想來侯爺不會拒絕。”

姜望皺眉說道:“殿下想讓我以葛老二人的事再接再厲?我沒聽錯?”

陳符荼說道:“當然,葛老二人的死是他們罪有應得,我並無別的意思,我也會暗中調查,只是明面上需要侯爺的幫忙。”

姜望暗想,陳符荼這是想讓自己得罪那些人更狠,讓雙方相鬥?

但換句話說,涉及的人確實太多了,解決一些倒沒問題,真要全動了,別說陳符荼,陳景淮也未必承受得住。

別說有沒有人能及時接替這些人的位置,單就個別的權重一倒,也不是小事。

整個朝堂的大洗牌,稍有差錯,誇張點說,都可能讓整個王朝崩潰。

陳符荼想以此對付他,按常理來說,似乎不太可能。

總不能是陳符荼真的想為甘梨沉冤昭雪,也是一碼歸一碼的真心實意請他幫忙,可就算是真心實意,這件事本身就很難辦。

直接亂殺當然很簡單,但朝堂的崩塌面臨的後果很嚴重。

這不是純粹用武力就能完美解決的。

一個皇帝再是強大,也不可能不需要文武百官,治理天下的細碎事就是超乎想象的龐雜,絕不是以個人勇武就能掌控的。

陳符荼是必然不可能讓這樣的事發生。

若是不管不顧的用最糟糕的方式去解決,結果也會是糟糕的。

但先當做不知道慢慢謀劃的前提,也得有那個收尾的能力。

要麼陳符荼才是幕後的主使者,都是一夥的,否則無論怎麼做都是難題。

當然,姜望可以不在乎隋朝堂的崩潰,但魚死網破的情況下,是肯定會直接影響到百姓的,某些權重的門生遍及各境各郡,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

若是暫且拋開這些不想,有了曹崇凜的放話,再有陳符荼的表面上的支援,對姜望確實很有利,不管陳符荼是否別有目的。

反正談靜好與甘梨在神國裡,只要保障唐果、裴皆然等人的安全,姜望也壓根不怕什麼陰謀詭計,完全可以將計就計。

但妥善考慮,姜望自然不可能把誣陷甘梨的這些人都給解決,關鍵是先把藏在最幕後的傢伙揪出來,剩下的小魚小蝦才好對付。

沒了最大的依仗,讓他們感覺到發自內心的害怕,因想活命,繼而投降,朝堂就依舊能穩定,別管後面對不對付他們,起碼當時不會亂成一鍋粥。

這便是擒賊先擒王的道理。

若不能直接打蛇打七寸,給予致命一擊,貿然動手才是麻煩的開端。

雖然那個‘王’的危害才是最大的,但只要底下的人想活,在‘王’沒了之後,又給了讓他們活的恩賜,才會願意放棄,如此才能將危害降到最小。

直接動所有人,不給他們生的希望,才會讓事情變得更嚴重。

反之,就算有對‘王’效死命的,但這樣的人只在少數,多數無非是利益關係,因此,只要勢力銳減,問題也會小很多。

姜望以為。

陳符荼此舉無非抱著兩個目的。

先裝不知道,只在暗地裡找證據,然後找到絕殺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