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從剛才的神性氣息來看,判官覺得縱使未在巔峰,怕也恢復了大半力量。

祂返回腹地,就瞧見凶神斧刻難以置信的眼神。

「姜望讓你回來,你就回來了?」

「不說曾經神明的身份,現在也是奈何海里的二號人物,你的骨氣呢?」

判官沒法解釋。

凶神斧刻對燭神的忠心,確實天地可鑑,如果告訴祂,姜望是仙人,以祂不再低調,徹底迴歸自我的脾氣,絕對很難忍得住不出手,只會橫生一堆的麻煩。

而且判官心裡也有了些不同的想法。

若是姜望真的已恢復了大半力量,又有佛陀臨世,對比妖的一方,堰山君、蚩睨的隕落,頂尖的力量愈加衰敗,祂不敢保證最終的局勢。

說漠章復甦在即,但終究還沒有復甦。

那個劍仙的痕跡也變得越來越重,仍活著的機率很高,以及與其相關的怪物,突然甦醒,別說劍仙的力量或許不如從前,漠章不也亦如是?

最壞的結果,是漠章復甦,直接就得被劍仙一劍又給劈死。

雖然判官從神明墮落為妖,並非沒了回頭路,主要是不想放棄自我,被賦予毫無從

前記憶的所謂新生,可有些事也的確不得不提前考慮。

如果妖沒有敗,那自然不需考慮別的。

但如果妖敗了,是換個意識重生為神,還是徹底死亡,是得做個選擇。

也就是有個退路。

哪怕對祂來說,換個意識重生與死亡沒什麼區別,畢竟不是換個身軀重生。

但事情沒到那個時候,難免存著些僥倖想法。

因而祂不願得罪仙人太狠,尤其是可能隨手就能滅祂的仙人。

當然,情況允許,祂肯定也不會留手。

只是眼下,便屬於不允許的情況。

凶神斧刻的諷刺,也就無所謂了,祂沒有解釋的意思。

奈何海里的妖王要比陸地上的妖王更多很多,但地位截然相反。

在陸地上,妖王幾乎可以稱王稱霸,而在奈何海里,除了真正的奈何"妖王",餘下妖王與別的妖怪也沒多大區別,皆是下屬。

當然,道行數一數二的,就不是尋常下屬了。

而這一類妖王都在腹地,離姜望還遠著呢。

判官想來,既然奈何妖王沒有傳達什麼命令,此般損失就是在能接受的範圍裡。

事後要不要問責隋國,那便是之後的事了。

至於那些面臨死境的妖王是何想法,就與判官無關了。

祂是墮落為妖不假,內心深處還是不太能看得上妖,只是寄人籬下而已。

真有什麼,奈何妖王不會不出面,所以,祂也算心安理得。

妖王們能逃入腹地就算了,沒能逃掉的,當然也不願束手就擒,可它們的反擊,毫無疑問是做無用功,連能抗住姜望一拳的都沒有,甚至一刀下去,要死十好幾個。

有些心生恐懼的妖王或是大妖也給予了姜望更多的養分,雖然實際來說,依舊不多。

但積沙成塔的情況下,姜望亦能明顯感覺到修為增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