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林溪知剛仙逝,林澄知哪怕修為不夠強,亦是苦檀劍閣的二號人物,也別說林澄知在苦檀有著不當人子的盛名,他若真出了什麼事,苦檀絕對會譁然而起。

林溪知仙逝的事如果公之於眾,苦檀的情緒會有多嚴重,可以預見,然後再是林澄知吃了虧,險些丟了性命,苦檀修士說什麼都得撕了菩提寺這些人。

神都不能,或者說不可能在這件事上唱反調。

林溪知是劍神,但某種意義上也是大半個苦檀修士眼裡的神。

甚至包括百姓。

自劍閣出現開始,林劍神就率領劍閣弟子四處降妖除魔,苦檀百姓可以不認識隋帝,也可以不認識各郡郡守,但都會認得劍神林溪知,以及林澄知等劍閣弟子。

在佛陀沒有真正入得隋境前,敬仙歸敬仙,真有觸及底線的事,考慮到人心不古的情況,不說所有的人都會站在林溪知這一邊,就算雙方佔比各一半,鬧出來的動靜也肯定不會是小事。

甚至會更麻煩。

說白了,林溪知在苦檀德高望重。

劍閣自然就是苦檀聖地。

如果林溪知還活著,自有決斷,也輪不著百姓或苦檀修士出頭,可現在情況不同,別管事實怎麼樣,林澄知說了話,那就是證據確鑿。

菩提入隋傳法還未有明顯的成效。

佛陀又是藉著晦玄的身軀降臨,縱有佛光普照,終未見真身,仍抵不上劍閣的分量。

但林澄知這些話的潛在意思,就是沒想放過磐門的菩提修士。

或者說,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曹崇凜若不順著,難免擔心林澄知激惱起來。

把事情鬧得更大。

曹崇凜當然也不在意晦玄等人的死活。

可畢竟發生在佛陀降臨且剛剛離開之後。

只是現在晦玄已死。

說什麼都遲了。

但要接著把磐門裡的菩提修士都給解決掉,隱患無窮。

好在動手的是姜望。

可讓曹崇凜在意的是裴靜石與柳謫仙。

他倆回去若是添油加醋,甚至纂改事實,讓佛陀對隋境有了敵意,問題就嚴重了。

最關鍵的是,前面他倆沒有出手幫忙。

所以曹崇凜猜測,裴靜石與柳謫仙怕也是很希望淨禪僧這些人都死在磐門,那麼回去怎麼胡編亂造,都不會有人揭穿他們。

佛陀是仙不假。

卻非在巔峰。

而裴靜石與柳謫仙在人間巔峰,他們想瞞是能瞞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