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這個問題莫珍珍無法解決,因此只能繼續暗搓搓的上‘黑’活。

直接減輕鐵的重量很難,所需要的材料眾多,價效比不值得。

因此莫珍珍把減重這方面製作成了‘間歇性’的,具體體現為,當開車的司機踩油門加速時,減重的法陣起效,讓車輛變得輕盈一些。

速度加的越快,車子越輕,車子的速度也就越快了。

但是長時間加速會有‘耗損’(實際就是符咒的消耗),所以車子開一段時間就需要修理。

除了重,還有車子的穩定性的問題。

這個時代的道路絕大多數都是土路,官道也不例外,有些地方的路坑坑窪窪並不好走。

莫珍珍當然不能讓車子顛簸的如此厲害,一開始是想搓減震的零件的,但是幾經試探後發現,就算她把減震的零件疊到頂級,走這路該震還是震後她一不做二不休,這裡也用了‘黑’活。

這麼說吧,整輛車,除了收集太陽能這一塊用的是莉莉莎女士提供的科技版太陽能塗層之外,其他的功能基本都配了‘黑’活。

這也算是一種一不做二不休,一開始莫珍珍還放不開,但是後來她幾乎已經算是明目張膽了。

最後的成品不管誰看了,都要目瞪口呆,這玩意就不應該在這個時代出現!

莫珍珍做的這房車寬約兩米五長約十二米高約四米(兩層),分為四節(類似火車車廂,一節一節的)。

分節是為了轉彎方便的,平時開直道時是連在一起的,過彎的時候斷開,用鐵鎖相連,過彎後還能前後自動拉上,並不妨礙車輛內的人在四節車廂裡活動。

這樣的房車一共有三輛(材料不夠了,原本的鐵預計是做七輛房車的,但是莫珍珍的房車越做越大,最後只夠做三輛),莫珍珍,莫明政,莫明富一人一輛。

房車內的空間擺設就像家裡一樣,甚至還要更方便一點。

畢竟做到最後莫珍珍算是徹底放開了,恭桶做成了沖水馬桶,浴桶成了浴缸和花灑,車的二層中有一整層作為了儲水層,洗漱做飯用水都可以使用,並且還有太陽能加熱功能,熱水使用非常方便。

第一節是主人住的房間,後面的車節有放行李的,也有安置的小廚房以及下人居住的地方。

這就是移動房產,住在這裡甚至方便,當出發那日倆兄弟看到這三輛車都驚呆了,尤其是進了各自的房車體驗了一下後,倆兄弟更是第一時間來到莫珍珍身邊,一串串夸人的話張口就來,把莫珍珍捧的天上有地上無的,誇得不要不要的。

莫珍珍不是那種被人說兩句好話就開心的人,但是被這倆兄弟天花爛墜的誇著,莫珍珍就是會很開心。

車好是因為莫珍珍好,車裡的裝潢舒心是因為莫珍珍記掛著他們二人,就連車裡面伺候的下人和廚子伺候的用心,那也是姐姐關愛他們的原因。

那小話說的,徐斌在邊上聽得直撇嘴。

徐斌是來送行的,他和莉莉莎女士阿美不跟著去。

莉莉莎女士和阿美在莫氏的村子裡搞建設,如今已經開始進入到平權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