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農女……崛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件事於皇后而言是家事,但是於皇帝而言何嘗不是醜事。
承恩公府內亂成那個樣子,庶子膽敢頻頻對嫡子出手,妾室爬到嫡妻的頭頂作威作福。
承恩公不管事和稀泥,這件事的根源追根究底還是落在了皇帝迎娶了一個庶女為妻上。
正是因為他娶了個庶女,這才養大了承恩公府內庶子妾室的心思,才讓他們有底氣在承恩公府內作威作福。
這個時候的皇帝已經理事十餘年了,他已經不是剛剛掌權意氣風發的少年郎了。
他變得更成熟,思考的方式也從個人喜好轉向了顧全大局。
所以這個時候的皇帝偏向於撥亂反正。
皇后不能輕易休棄,因此她被禁足在了後宮除非必要不許外出。
承恩公這邊由天子主持分家,先把承恩公那幾房長成的兒子分了出來,然後調查清楚他們的罪責,該怎麼判怎麼判。
最後是承恩公,他寵妾滅妻導致如此悲劇敗壞風氣且視朝廷法律為無物包庇庶子徇私,承恩公的爵位降級成了承恩伯,剝奪身上所有的差事,讓其在家中思過。
至於家中的嫡子,念在他受了委屈和磋磨,皇帝欽點讓他伴駕,雖然沒給任何職位,這卻也是難得的機會。
對方千恩萬謝,皇帝又嘉獎了戶部尚書,說老太太是慈母之心難得可貴,因戶部尚書是她養大的為由,皇帝升了戶部尚書的官,他也算是在皇帝面前露了臉。
皇帝更是親自提筆寫了‘慈母’二字作為匾額獎賞給了戶部尚書的,戶部尚書和族裡在得皇帝親自提的匾額以及嘉獎後也很高興,大家都很高興,但是在這些嘉獎賞賜中唯獨少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那個姑娘。
她本來身體就沒養好,後來聽聞老太太死了,她更是悲痛欲絕好幾次都命懸一線。
但是老太太搭上一條命就是為了讓她活,現在大家都拿到了好處,承恩伯府內的主子們又怎麼敢讓她在這個時候死。
太醫住在了承恩伯府對她細心醫治,雖然敗了身體日後只能小心養著,但是她確實沒死。
她那身為嫡子的夫婿總算有了出頭的機會然後一路青雲直上,同樣的,他的後院也漸漸地豐富了起來。
有下官送的美人,有老夫人送來綿延子嗣的美婢,還有他自己在外面尋的紅顏知己。
如今的日子好了,但是她卻成了府裡最多餘的人,而年輕的戶部尚書在為老太太難過一場後,也忙著在朝堂上做出功績來,同樣忘記了她。
她就像是她自己說的那樣,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夫婿後院的女子越來越多,很快就有喜信傳出,庶子庶女紛紛出現,姑娘唯一能堅守的只有拒絕他們把這些庶子庶女記在自己的名下充當嫡子嫡女,而漸漸的,她的夫婿也很少再來看她了,倆人從互相扶持到形同陌路,她的一輩子好似就這樣結束了。
直到戶部尚書喪妻,她的夫婿去府中弔唁,兩個至交好友喝起酒來,興許是自己的髮妻去世這件事讓戶部尚書變得感性了些,他居然破天荒的想起了他還有個‘妹妹’,並且和自己的好友說起了她,念起了老太太。
戶部尚書當時已經是戶部尚書了,倆人雖然還是好友,但是好友低他一個品階,他念叨著要讓好友對他這個‘妹妹’好些,好友便聽進去了。
隨後回家,藉著酒勁他去了已經好幾年沒有踏足過的院子,只那一夜,她懷了孩子。
她身體不好,而且也算高齡產婦了,大夫的意思最好是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