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電報機圖紙給了莫珍珍靈感以及一些技術上的幫助,比如說太陽能這個東西。

莫珍珍知道‘傳統’的太陽能塗層的做法和原理,但是莉莉莎女士給的這種是她以前沒學過的,屬於一種很詭異的創新,透著一種不科學的科學感。

就是很黑科技。

而有了這種黑科技後,莫珍珍的一些暢想便能實現。

就比如說,收音機。

有比掌握了‘口舌’還要容易收集名望的方式嗎?

沒有。

因此莫珍珍便要做這個掌握‘口舌’的人。

收音機這種東西製作起來也需要一些技術,本身並不適合這個半點工業影子都沒有的時代。

但是電報機的很多處理方式都給了莫珍珍靈感,莫珍珍仔細研究了一段時間後製作出了第一臺高一米,長一米五,寬七十厘米的第一代收音機。

個頭只能這麼大了,再小就不是這個時代能製造出來的東西了。

製作出收音機後莫珍珍便復刻了圖紙,讓人找工匠開始打造這種收音機,然後自己開始手搓傳送訊號的儀器。

這東西莫珍珍搗鼓了接近三個月的時間,等都弄好了,並且確認訊號接收無誤後,莫珍珍的便開始售賣收音機了。

傳送訊號的儀器莫珍珍也送了一臺給朝廷,這次這東西是縣老爺連夜讓人通報了守軍,他與守軍的趙將軍商量了一晚上後,由守軍護送送去的京城。

那東西若是不出意外的話至少要在路上走大半個月的時間,而這段時間莫珍珍的收音機已經賣開了,畢竟這種曬曬太陽就能出聲的東西太過神奇了,更何況其中出現的聲音還不是那種沒有意義的東西。

莫珍珍為了這些頻道也是花了不少錢,有的頻道全天唱戲,有的頻道全天說出,還有的頻道吹拉彈唱好不熱鬧。

這些都是娛樂版塊,莫珍珍還重金請了不少先生講書,從四書五經講到其他的聖人典籍。

可以說有了這收音機,讓開蒙了的孩子自己在家自學都沒問題。

當然,這還只是預熱部分,等收音機的市場鋪開了,莫珍珍便讓專人在收音機裡念那些她貢獻的書。

每念一本都要強調一句這是莫珍珍無償提供的,允許任何人抄錄。

她做這事兒的時候幾乎把為名的意圖擺在了明處,但是為名又如何?

誰活這一世不是為了名?

更何況莫珍珍確實做了很多實事好事,不說收音機,光是那些書,難道不應該被文人追評嗎?

所以雖然也有人說莫珍珍功利,但是更多的還是誇讚莫珍珍大義。

畢竟莫珍珍一個女子,她功利一些又怎樣,她這功利最多也就是增添一些好名聲,再多的,她難道還能憑著這些名聲去朝堂上當官不成?

正是因此,說莫珍珍好的人飛快增加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