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去報喜可是大事,尤其頭名和次名是一家兄弟的時候。

莫珍珍挺開心的,不光開心兩兄弟這次考試的成績,更是高興於這次‘招搖過市’一次後,她的壓力能降低的美好未來。

沒有被成天騷擾的人無法理解那種感受,尤其大部分上門的都不是那種有禮貌的,普通人的身份就是這些人肆無忌憚踩你的理由。

莫珍珍不會因為那三言兩語生氣,但是這種‘三言兩語’成天成月的出現,就算莫珍珍這種的也受不了。

因此這次莫珍珍是真的高興。

他們回了居住的客棧,莫珍珍一回來就坐在桌前聽著外面不時響起的鞭炮聲書寫,倆兄弟一個伸著手為她壓著桌上的宣紙,一個為她研磨,眼睛亮晶晶的看著莫珍珍在紙上寫的字,時不時的還認真回應兩句莫珍珍說的話。

莫珍珍這會兒在做回去後的安排,首先是殺豬辦流水宴,這個好辦,村裡還養著那麼多頭大肥豬,如今這事可謂攪合的村裡哀怨四起,她收四五百頭豬,也算是給村裡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殺豬外莫珍珍還準備在縣裡買一條街,建一處房產,用來給莫家人使用。

當然這不是白給的,莫家人想要這邊的房子也需要買賣,只不過是只允許莫家人之間買賣而已,這個日後會寫在契書上。

有了這一條街的房產,便可以立牌坊了。

倆兄弟都成了秀才,自然有了立牌坊的名額,莫珍珍笑眯眯的和倆兄弟商討這牌坊要怎麼立,用什麼材料的,請誰來書寫上面的字。

莫珍珍說什麼倆兄弟都能笑眯眯的說好,並且引經據典的誇莫珍珍的想法如何如何的妥帖如何如何的好,差點沒把莫珍珍捧到天上去。

就連徐斌這個在旁邊看熱鬧的都忍不住咧嘴笑,一邊笑一邊覺得牙酸。

瞧瞧這小話一句句的,不愧是讀書人,說話就是有一套。

官府的通知從後往前,因此次名和頭名的報喜被放在了最後。

這個期間也有不少人前來道喜,其中都是倆兄弟這段時間結交的學子。

這些人中有中了的,也有落榜了的,總體而言還是其樂融融的。

等接受完了報喜,原定計劃是莫珍珍第二天趕回家去,倆兄弟留在這裡吃完謝師宴後再離開。

但是倆兄弟執意希望莫珍珍再留一天,因為前一天莫珍珍興致勃勃的想要逛街沒成,倆兄弟希望能陪莫珍珍逛一天,買好了東西再離開。

莫珍珍當然不會駁了倆兄弟的意思,更何況她也想好好放鬆一下。

原本放榜第二日到吃完謝師宴這段時間應該是他們文人之間相較的時間,但是倆兄弟卻陪在莫珍珍的身邊成了‘拎包小弟’,連帶著徐斌也不例外,趕著馬車守在外面,東西大包小包的往車裡送,看的徐斌都忍不住咂舌。

他們的舉動過於高調,尤其是兩位如今正是風頭正盛的時候,陪著自家姐姐如此高調著實不妥(某些迂腐之人的偏見之語),不過這些倆兄弟都沒讓莫珍珍聽見或者是瞧見,就算迎面遇上那迂腐的學子,他們也能第一時間先開口,不讓對方言語,隨後三兩句扯開話題,語氣笑語晏晏,事兒就這麼岔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