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珍珍把豬養出了新高度,雖然大量的業障值表示她做的這是有傷天和,但是這些豬肉確實造福了一些人(特指軍隊裡計程車兵)。

之前莫珍珍還有過把豬肉弄成乾貨然後賣出去,後來守軍那邊一直收,她便沒那麼做。

畢竟每個城市都有肉鋪,想要吃肉去肉鋪割點新鮮的吃多好,為什麼非要去買乾貨?

原本若是一直這樣供應著也挺好的,但是壞就壞在村子裡養豬的規模一直在擴張。

從最開始莫珍珍手上的兩百餘頭到後來的五百多頭,如今豬出欄,大致數一數,光是公豬就有千餘頭了。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至少以如今的守軍規模,他們不光吃不了,也買不起。

莫珍珍那馬場的地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屬於她了,她讓人把那些稀稀拉拉的樹都連根挖了,然後種上在藥汁裡浸泡發芽的種子。

這些野草生命力頑強長得也快,基本只要肥力跟得上,養活千餘頭馬匹不成問題。

後來這些野草她又經歷過幾次生長干擾,讓其在結子的時候發生了異變,再次生長出來的野草生長速度更快,葉片更加肥厚更加適口。

唯一的缺點還是肥力問題。

這個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附近好幾個縣城呢,再加上馬加上豬的日常排洩物數量就非常可觀,每個月只要再買些夜來香回來,肥力基本都能跟上,村裡人也能去馬場打豬草,算是一舉兩得。

莫珍珍貼補村子貼補的很厲害,這樣的貼補很自然的讓村裡人對她產生了依賴。

就像現在,在村長與守軍那邊溝通,發現守軍那邊吃不下這麼多豬後,他們直接找到了莫珍珍,希望她能想個辦法。

他們和守軍搭上線,這事兒之前可沒通知過莫珍珍,莫珍珍知道的時候,關於豬的事情守軍那邊已經不聯絡莫珍珍了。

人家那邊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的,畢竟豬是村子裡的村人養的,她莫珍珍又不養豬,和她溝通也沒用。

當時莫珍珍沒管這事兒,任由事態發展。

如今豬養出來卻賣不出去了,被村長和族老找來時莫珍珍還很詫異。

“為什麼守軍不收了?之前不是合作的很好嘛?”莫珍珍一派天真模樣,村長他們這邊面色沉重,咕嘟咕嘟的抽著旱菸,過了良久一個族老才沉聲開口。

“莫珍珍,當初村裡人養豬是因為信任你,現在豬賣不出去了,你說怎麼辦吧。”

當初這事兒在莫珍珍手裡時沒毛病,大家都能賺到錢。

但是後來莫珍珍提出了選種,也就是放棄一些品相不是那麼好的豬仔,去培育那些骨骼壯實的豬仔。

當時莫珍珍特意一個個的摸過那些豬仔,給那些豬仔分出了三六九等,只是挑選出來的豬仔數量太少只有四百餘頭,剛剛吃到養豬紅利的村人怎麼可能願意。

要說這裡面沒莫珍珍故意攪合明眼人都不信,但是村裡人識字的人都不多,他們日常生活能看明白眼前發生了什麼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能著眼全域性且活的明白的基本沒有,就更別提想要逃脫莫珍珍的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