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買回來,堆積在那裡看著多,實際若是真的修起來,這些材料也只不過夠修一小段路的。

莫珍珍要求這路要往好了修,村裡人便真的把這路往好了修。

路的根基挖的深也鋪寬了,甚至除了主路之外路的兩邊還用碎石和泥沙鋪出了一條兩丈寬的輔路,也能走人走車,但是最關鍵的還是隔絕雜草的生長。

這路鋪了不到一百米材料便用的差不多了,而莫珍珍也正好把錢又送了過來,還是二百兩。

拿著這錢,看看莫珍珍那好似越發憔悴的臉,任誰都要對著莫珍珍感嘆一句大義。

這路就這麼斷斷續續的修了半年,半年後路修好了,特別寬敞平坦的一條路,看起來比官道都要闊氣。

但是莫珍珍見了依舊覺得不好,愣是又提議說是把路邊這些空地都開荒出來,這樣就能杜絕野獸藏匿了。

這是好事,莫珍珍又拿出了二百兩,說是開荒錢。

這錢族裡收了,但是開荒的土地卻掛在了莫珍珍的名下,不管莫珍珍如何推辭他們都讓莫珍珍收下。

這一次開荒的荒田足有五百畝之多,若是算算賬,莫珍珍為了修這條路足足花了六千多兩銀子,現在得了五百畝的荒田,差不多一畝地十二兩左右銀子。

這錢肯定是虧了的,畢竟那是荒田,二兩銀子都頂天了。

但是首先她主張修了一條路,得到了村裡人的支援和尊敬,其次五百畝的荒田,一口氣開荒這麼大面積的田地,換成任何人都會被臨近村子抵制,為了這五百畝荒地疏通所要的銀兩就不止千兩。

所以算一算,莫珍珍這一出一進只能說是沒賺卻也沒虧。

莫珍珍很是感謝的收下了這五百畝荒地,然後買了農用機,說是自家用的同時也可以給村裡人用,而村裡人投桃報李,每次都是先幫莫珍珍把她家的田種上,隨後再拿機器去種自家的田。

有機器就是省時省力,村裡那麼多勞力一哄而上五百畝地一天就能給耕種或者是收割好,轉頭他們在做自己田的活計,原本要好幾天才能忙活完的活,不到一天也能弄好了。

而且每次春種秋收都能累掉人的一層皮,但是有了農機後一切都變得簡單了。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件更讓人覺得開心的事情,那便是他們養的豬到了出欄的時間了!

這麼多的豬同時出欄,縣城那種小地方肯定吃不下,但是若是往遠處運,又怕豬掉秤。

趕在村人發愁之前莫珍珍給他們找到了解決辦法,她提前談好了十幾個商戶。

這些商戶都是糧商,他們有專業的運輸渠道,肉這種東西又不是隻有鮮肉能賣得出去,那些醃肉肉乾同樣也能賣個好價錢。

請假一天,今天起稿新書了,新書要存稿,每天能碼的字有限,為了餬口請見諒。短時間之內不會發新書,爭取明天能正常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