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農女……崛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都是同村的族人,出自一脈,應該互相幫襯扶持。大家也看到了,也覺得他們可憐,那麼就大家募捐一些錢財來幫他們渡過難關好吧。”
說完這話後莫珍珍看著來他們家哭鬧的這些人,很是和善的說。
“我家確實沒錢了,我可以多補你們一人一家一次餵養量的藥,這藥不能斷,斷了豬養的就要比別人家的瘦了。”
莫珍珍這話說完,幾乎所有人都不說話了。
有些事情的頭不能開,比如說這種明明是自己不按照‘醫囑’亂吃藥惹下的禍事,若是真的賠了,那日後麻煩便不斷了。
但是有些事情卻能做成成例。
就比如說有人家裡犯了這種蠢後由整個村子的人來承擔,一旦這個事情開了口,那為了自家的錢財著想,左鄰右舍也會看著其他人,莫要讓他們亂折騰,甚至這幾家還會成為範例,讓村裡人不停地指摘,說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恥辱’。
畢竟沒人想在村子裡抬不起頭來做人。
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莫珍珍還是一力促成了這件事(她給村長塞了五兩銀子),最後村裡的每家每戶都給了五十文錢。
不要小看這五十文錢,一斤大米(脫了殼的大米)才九文錢一斤,一文錢能買一個素餡的包子,銅板在這個時代的購買力很強,一個壯勞力去外面打工,可能兜兜轉轉一整天,也才能賺不到十文錢。
每戶五十文,這些錢交到那些人家的手上後,村裡幾乎時時刻刻都有叫罵的人,流言蜚語四起,就差指著鼻子罵這幾家了。
莫珍珍依舊讓鬼僕監視著這些人家,這期間還發生了有人高價把莫珍珍的藥粉賣出去,把藥粉帶回孃家,給孃家的豬吃這種事。
這種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莫珍珍在給這些人家藥的時候(藥是現配的,每五天來拿一次),就把原本催肥的藥粉換成了普通的,沒有藥效的‘藥粉’。
所以時間一長,各家的豬的大小就產生了區別。
別人家的豬一天一個樣,每天都在長肉,但是自己家的豬吃著同樣多的食物卻長得‘瘦小’(其實就是正常生長),誰也不是傻子,當下就生了懷疑。
然後便有好幾家又鬧了起來,這次是家裡矛盾,婆婆或者是兒媳把藥帶回了孃家,或者是男人貪心把藥拿走賣掉了。
這些人家裡吵吵嚷嚷了好長時間,婆媳兒媳犯錯這種的莫珍珍給說了情,表示這是人之常情,下次不要犯就好了,這藥要先可著自家人使用,等自家人賺了錢後,肯定會想著姻親的。
好話莫珍珍特別會說,把這些人都哄了回來,覺得莫珍珍這人特別好(藥是她換的,這就是罪魁禍首),莫珍珍甚至還仔細詢問了一下她們拿出去的藥量,說是願意再多給他們家一些,等別人家豬出欄後她也願意繼續提供一些藥給他們,讓他們把豬同樣養起來。
那些被指責的婆婆兒媳哭的像是淚人一般,說句感恩戴德都不為過。
至於那些拿出去賣的,莫珍珍就顯得有點冷淡了。
莫珍珍和族長村長以及族老說,不管什麼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
他們村子養了這麼多豬,日後賣的時候還能錯開時間賣,或者是趕著豬去別的城市去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