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農女……崛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首先,任誰都不能說莫珍珍繡的繡品不好,而且人家配色還是很好的,黑白線的色差不夠,她還能自己染一下(繡完了,拿特製的染料補一下色差,這種事情對於莫珍珍來說很簡單,保證不會染到布料上)。
而且她繡的很快,大半個晚上而已(四個多小時),兩套給弟弟的成衣就做好了,並且還繡上了繡品,就是吧……給兩個孩子,一個‘穿獨舟蓑笠寒江垂釣’,一個穿‘瀑布山川松鶴雲霧’,是不是有點不搭?
當然不會有人質疑莫珍珍的手藝,雖然針法上沒什麼特殊的,就是最常見的針法,繡樣也很好,但是穿在兩個半大的孩子身上,就透著一股不合時宜的彆扭感。
當然,莫珍珍就是有意這麼幹的。
也不是故意讓兩個孩子穿的‘奇怪’,而是她想要展示的群體便是成年人(有自主支配錢的權利),所以倆孩子穿的奇怪就穿的奇怪吧,有的穿就很好了。
莫珍珍是這麼覺得的,倆孩子也是這麼覺得的。
衣服很好看,上面還繡了圖,這又有什麼好挑剔的呢。
先讓兩個孩子這麼穿著去上學,然後莫珍珍便明面上留在家裡繡花了,最多時不時去林子裡一趟,挖些野菜打兩隻兔子回來打打牙祭。
村裡的村長選出來了,是莫廣叔。
他年紀不是村裡最大的,威望也就那樣,但是他順利接過了村長的位置,並且請全村人吃了頓席,殺了一頭大肥豬。
這一次吃席也邀請了莫珍珍姐弟三人,莫珍珍笑眯眯的在後面給大嬸子們打下手(其實莫珍珍也沒幹什麼,只是搬個柴,其他事也用不著她。廚房是個肥差,嬸子們都喜歡在廚房裡,還會帶自家娃進來燒個火切個菜什麼的,能第一時間吃點好的,廚房基本能第一時間混飽,所以這些嬸子們用不上莫珍珍),和嬸子們說說話,也不往前面的席面那邊湊(沒有煽過的豬肉吃的腥臊,本作者吃過,真的不好吃,尤其是賣豬肉口中的‘第一刀’,那肉,做出來的菜聞著都騷更別吃了。很早就有煽豬的技術了,但是這項技術在古代並沒有被普及,不是人們不知道煽豬肉好吃,而是養豬的百姓抗風險太低,煽豬有一定死亡機率,而且養豬的還期盼著豬能繁殖,一戶普通農戶能養一兩頭豬已經很不錯了,和別人家豬配種也有賺頭,所以煽豬古代並沒有普及起來,直到近代,有了規劃性飼養後,煽豬肉才興起。)
村裡的規矩就是小孩女人不讓上桌,莫明政算是個例外,他年紀還小卻代表一戶,因此破例上桌吃飯。
莫珍珍是不想吃這頓席面,莫明富卻有點失落。
對此莫珍珍的應對是塞了這小子大半個醬豬肘子(不好吃,莫珍珍嘗過了),肘子是莫珍珍去城裡買的,料下的重,聞不出其他味道,但是吃的發苦,莫珍珍不是很喜歡。
還剩下小半個是給莫明政的,分了醬豬肘子後莫明富便眉開眼笑起來了,笑眯眯和莫珍珍道了謝,然後便跑回家去了。
這一次的宴席不光吃了頓飯,他們還祭拜了祖先告訴了換族長的事兒。
莫明政跟著進了宗祠,莫珍珍身為女子進不了,她也不強求。
他們家有一個進宗祠祭拜就足夠了,只要去祭拜過,他們家便算是正式在這村子裡落戶了。
跟著回村子來,在村子裡蓋房子準備過日子都不算,只有進了祠堂,拜了同樣的祖先,這才算。
前面那些人在祭拜祖先,莫珍珍回家後也掏出一張紙貼在了牆上,上面寫著莫相的生卒年月和名字,莫珍珍跟著祭拜了一次。
既然又來到了這個世界,莫珍珍還是要通知一下莫相的。
一炷香,燒完便把寫的紙燒掉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