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話裡有話,莫珍珍聽懂了,這話的意思是,就算安王是健康的,當傳出他病了的訊息後,他也必然是病了。不管是真的生病了,還是被藥病的,他都是病了。

這便是結果論,也就是結果便是這樣,他們只需要知道事情的結果便可。

那麼第二個問題,在什麼情況下,安王會死。

莫相笑眯眯的說出了個略顯殘忍的回答。

“當時間到了,他便會死。”(莫珍珍和莫相都清楚,安王就是皇帝用來清除李家勢力的。)莫珍珍咬咬牙,再問。

“能保證安王不死嗎?”莫相沒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了莫珍珍另一個問題。

“安王是皇帝的兒子,皇帝是不會殺子的。”

這是什麼意思?

莫珍珍的迷茫只是一瞬,隨後便有了種被雷劈了的明悟感。

她忽然想到了一個典故,狸貓換太子。

既然只是一個必然要捨棄的靶子,為什麼非要讓自己的親生血脈來涉險?

就算帝王無情,該有的一些庇護還是會有的,這類人需要一層溫情的外衣護住自己,不暴露自己實際是一頭怪物的事實。

只是莫珍珍真沒想過會有這個發展,這個猜測甚至讓莫珍珍有些迷茫。

“您是如何看出來的?”都已經成鬼了,為什麼還能有這樣的猜測?這樣的猜測依據是什麼?

然後莫珍珍就聽莫相給她扒拉了一遍皇帝如今的孩子有哪些,都是什麼時候生的。

懷安王的那年,還有一個宮女懷孕了,那個宮女的孩子和安王同一天出生,不過宮女生的是個公主,且孩子出生後就死了,那個孩子最後抱給了賢妃撫養。

聽說之所以會抱給賢妃撫養,是因為那宮女實際也是李家的旁支,只是這個旁支過於遠了些,和李家這一支已經沒什麼來往了,但是那宮女的長相卻與賢妃有幾分相似,也因此那位公主看起來也和賢妃長得有幾分相似。

莫珍珍覺得若證據只是這樣的話,她是不認的。

然後就聽莫相又給她說了件事。

聽說李家的嫡次子曾被人算計酒後失德,強行與一個說書的女兒歡好,後來這件事被李家壓了下去,那說書的被封了口,那女子也死了,同樣因著這件事,李家和算計了這事兒的那戶人家成了仇,至今李家都沒放過那戶人家。

這事李家處理的過於興師動眾了,又是封口,又是殺人,最後更是死咬著別人家不放,這不像是酒後失德強了別人家女兒,這更像是有什麼血海深仇一般。

莫珍珍隱約知道莫相想表達什麼,但是她還是想問。

“有證據嗎?”

莫相笑了笑,然後點了頭。

“那說書先生的女兒並沒有死,倒是一直跟在李家嫡次子身邊的小廝被打死了,那小廝死後因恨說出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