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誼?

莫珍珍好似從莫相的眼中看到了反問和疑惑。

興許是從莫珍珍的身上找到了教育後輩的樂趣,莫相倒也沒吝嗇指教她。

“文臣世世代代,武將三代必斬。”莫相這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一個家族若他每一代都出文臣這沒事,就像莫氏,如今在朝為官的莫氏有七人,這還不算侯府這一支。

這些文官都被外放了,看似遠離政治中心,實際手握實權,這便是朝堂上一直有人的好處。

而上位者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若是武將家傳了三代,且代代都有名將出現,把朝廷的軍隊經營的像是他們家自個兒的一般,這換成任何一個上位者都無法忍受。

所以為什麼這京中的武將家裡總想改換門庭督促家中孩子讀書考科舉,原因便是此。

莫珍珍知道這個道理,她明白功高蓋主的後果,甚至她之前也曾猜想過,鎮南大將軍的死是不是也有皇帝的手筆。

但是當時她對安王和鎮南大將軍的婚事真的沒多想。

畢竟這個時代,雖然有男子和男子相好的事情發生,但是正兒八經的結婚,且還是皇子下嫁的情況,誰能想到這其實是一步棋,一場算計?

不過思路一開啟,很多事情莫珍珍自己想想也都通了。

然而這一通,她就起了一身汗毛。

不是莫珍珍陰謀論,實在是唯有這種想法事兒才通順。

不過光憑想象無用,莫珍珍需要證據。

因此她問莫相。

“民間傳安王是皇帝最喜歡的兒子。”

“安王是第一個封王的皇子,她母親是李將軍府的庶女,是因嫡女入宮七年無子,被替補送進宮的,一開始不過是個宮女罷了。”

莫相答非所問,莫珍珍卻聽懂了。

皇帝既然忌憚鎮南大將軍,那又怎麼可能不忌憚李將軍家?

而起高門大戶的女子日常都是有請平安脈的,她們的身體絕對沒問題,那為什麼七年無子?這裡面是不是也有來自皇帝的忌憚在其中?

那後來為什麼又有了安王?

像是看出了莫珍珍的疑惑,莫相補上了最關鍵的一個‘已知條件’。

“安王出生的前兩年李家軍戰敗於關門,丟了兩座重要的城池,後來是老鎮南大將軍(鎮南大將軍他爹)力挽狂瀾臨危受命,花了大半年的時間重新把胡人打出關外的,被封鎮南。”

李家吃了敗仗不管是名聲還是軍隊都受損嚴重,反倒是鎮南大將軍家崛起了。

因此李家送進宮的庶女有了身孕懷了孩子,生下了個孩子且有了被皇帝寵愛的名聲。

皇帝這是想幹嘛?捧殺?還是另有謀劃?

其實這之後莫珍珍能想到的就比較模糊了,實在是未來瞬息萬變,從結果往回推,憑什麼皇帝就能那麼篤定,鎮南大將軍會喜歡上一個男人,還是他的這個兒子?

看莫珍珍皺著眉頭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莫相這個官場上的老油條再次提點了莫珍珍一句。

“想要搏一個從龍之功,不光需要看皇子的品貌才情如何,更要看皇上想要除掉哪家,避開那些讓皇帝看的不順眼的人或者是勢力,下一任皇帝就差不多是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