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我剪的片子真棒(第1/2頁)
章節報錯
永遠號又開始放免費電影紀錄片了——這次是第二部《艾吉拉歐斯的災難》。
第一部《高天原的毀滅》,難民們是站在空無一物的中央艙廳內看的,很多人在不久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因此觀影氣氛很是壓抑沉重。
等解說用淡定的聲音,指出一切災難都來自巴赫特採礦船後,悲傷很快便被狂怒所取代,甚至還一度因此發生了暴動。
也正是多虧了這種同仇敵愾的集體氛圍,即便星艦抵達艾吉拉歐斯後,大部分居民也沒有選擇下船,甚至出於對聯邦和精靈的敵意,還抱團去攻擊那些要移民艾吉拉歐斯的人。
直到最近,有不少艾吉拉歐斯的人類居民,透過政治審查和體檢之後登陸星艦,也因此遭到了高天原難民的排擠——他們稱呼艾吉拉歐斯人為“精靈走狗”。
這當然是很沒有道理的。指責一代移民也就罷了,很多艾吉拉歐斯人類都是因為父母已經移民到聯邦,所以一生下來就是聯邦國籍,本來就沒得選嘛。
但高天原人可不管這些,狂熱的集體意識通常是不講道理的,以至於最近星艦內部出現了很多“國籍偵探”……聽到路人講陸族語帶點外國口音,就要上去一陣猛噴,甚至引發了不少的鬥毆事件。
這種不理智的思潮還在迅速蔓延,直到第二部《艾吉拉歐斯的災難》開播為止。
商業區的所有外牆廣告屏都被買下時段,全部轉播這部紀錄片。工業區的工人們也被安排休假,由班頭負責安排集體觀影。生活區的比較麻煩,只能由社群人員去一一拜訪,建議居民將電視轉到特殊頻道。
不過反響似乎還算不錯。
畢竟前段時間有人鬧著要下船去艾吉拉歐斯,曾經一度在民間鬧得沸沸揚揚。
如今又是大量艾吉拉歐斯人移民上艦,高天原居民雖然大多對其並不友善,卻也大概聽說行星地表那邊發生了什麼事情,而這次的紀錄片從名字上看,確實是瞭解具體細節的最好途徑。
當然,也有一些人“以他人的痛苦為樂”,樂滋滋地等著看艾吉拉歐斯的苦難,這些陰暗心理就不用多說了。
紀錄片的主線敘事很流暢,刪去了不必要的“福音計劃”,也沒有多少對巴爾集團的溯源和指控,只是在開頭描述了艾吉拉歐斯星區的流行病——變種乙型腦炎,然後披露了一下特效藥的價格,最後描述了各種各樣的家庭,是如何在這段特殊時期裡掙扎求生的。
沒有刻意煽情,也沒有輿論引導,甚至都沒有在播放這些情節過後,給出一個總結性的“定論”……作為宣傳材料其實是相當不走常規路的。
要知道,傳統的宣傳材料在投入宣傳之前,往往要先經過上級稽核,而上級又不喜歡抽出他們“寶貴的時間”去認真看完影片,所以下屬只能提煉內容,刪掉鋪墊,直抒胸臆,好讓上級拉影片條的時候可以一目瞭然。
於是就有了“天是藍的,草是綠的,雖然現在很苦,但未來一定會好的”這類強行煽情,沒有細節,完全是為了應付上級稽核的宣傳材料。
大概正是因為了解到公務員團隊是什麼尿性,夏青瑜才會提出要求陳子昂親自動手剪輯,最後拍攝出來的效果也確實樸實。
全片未曾提到“地獄”二字,但凡是看過那些在醫院外面搭病床的景象,老人拿出最後存款給患病孫子買藥的劇情,以及母親抱著孩子的骨灰罐痛哭流涕的畫面……所有觀眾心裡都不約而同地跳出了“人間地獄”這個詞。
和在火刑中燃燒殆盡的高天原相比,艾吉拉歐斯則更像是某種絞刑。沒有非常強烈的痛苦,但那種緩慢死亡的感覺卻勝過一切酷刑。
星艦理事會上,宋明遠對宣傳片播放後的民間評價做了彙報:
47%的高天原民眾對艾吉拉歐斯表示同情;51%的民眾認為不出意料,畢竟聯邦財閥從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至於艾吉拉歐斯人類居民,則有六成以上的人認為“聯邦政府應該對這些苦難負責”,這還是在沒有官方引導定調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