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死之別離(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路上,曉行夜宿,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但鶴萱從記事起,便一直居住在塞外,這還是第一次離開大草原,每每看到一些新奇之物,總是驚喜不已。
陶易之雖然惦記著慄將軍,心中急切,但是看到她如此開心,也不去過多的催促,師徒二人就這樣且行且走著,直到這一日到達京都。
陶易之剛和慄鶴萱進了京都的西南門,就見大街上許多人都往同一個方向擁去。看他們的樣子似乎有什麼大事發生。
陶易之本就是位個性有些孤僻不喜歡熱鬧的人,再加上心裡一直放不下慄將軍,所以並不想湊這個熱鬧。他心裡正盤算著拉著鶴萱先尋個客棧住下,然後自己去打聽一下將軍的近況時,卻見鶴萱已經拉住了一個路人。
“大叔,請問下,發生什麼事情了麼?為什麼大家都向那個方向去啊?有什麼好看的熱鬧麼?”鶴萱好奇的問了一串問題。
“聽口音,小兄弟不是本地人吧!”那位路人說道。
“嗯。我剛剛才到京都,就看到這個場面。大叔,究竟發生什麼事兒了?”鶴萱追問著。
“才進城?那你可趕著了!我長了三十幾歲,還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官兒被砍頭呢!”
聽了這句話,陶易之心中一驚,幾步走到鶴萱和路人的面前,趕忙問了句:“將要被斬的是什麼官兒?”
“喲,這我可就說不清楚了,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好像……好像是個什麼將軍。”說著,那路人伸著脖子向法場的方向看了看,然後說道,“可不和你們說了,去晚了,離得遠就什麼也看不見了。”說著,路人也急匆匆的向法場走去。
路人的這句話一出口,陶易之就覺得身體裡的血都衝向了腦子,他拉起鶴萱,說:“我們不要去看了。先找個客棧吧。”
“可那人都說好不容易才趕上的,他們都去看呢。師傅我們也去吧。”
“鶴萱,聽話!”陶易之皺著眉毛說道,“殺人的地方,戾氣太重,你一個小孩子,不該去看那種東西!“
“不嘛。我想看。”鶴萱有些撒嬌的噘起嘴說道。
陶易之緊緊的握著拳,心裡思索著:要不要去呢?
其實不只是這孩子好奇,我也想知道這被斬的人會不會是將軍。
自從將軍離開之後到現在也將近有一月的時間了。我臨行前已經吩咐過,若是有將軍來信,六百里加急也要給我送到我手上,可是到現在音信全無。照他離開時候的擔心,只怕是……也罷,讓她就去看看吧。如若不是,那自然更好,找個理由就帶著她再離開;可如果真的是……也全當是讓她見父親最後一面的好……
想到這裡,陶易之對鶴萱說道:“好。我們可以去看。但是,我有條件。”
“什麼條件,師父您說。”
“不管一會兒你看到的是誰,發生了什麼事情,你都不許哭鬧,不許說話。明白麼?”
此時的鶴萱心裡只想著去看熱鬧,只是點頭,完全不顧師父的表情,一手牽著馬匹,一手拉著陶易之一起隨著人群也向法場的方向快步走去。
他們到達法場的時候,這裡已經塞滿了圍觀的百姓。可是,似乎要行刑的犯人還沒有押到,眾人都向天牢的方向張望著。
陶易之拉著鶴萱站在了人群之中,鶴萱個子矮,什麼也看不清楚,一個勁的拉著師父向前擠去,剛剛擠到人前,解著犯人的囚車以及監斬官,押解官兵等人也從南北向的大道向法場走了過來。
當鶴萱看清楚站在囚車之中,穿著白色囚衣的人是誰的時候,當時就傻站在了那裡。剛剛滿臉的期待,好奇,甚至有點驚喜的表情這一刻全都凍結在了臉上,呆呆的,竟然不知道該把它們收回來……
怎麼可能!那個人怎麼可能是父親?
她慢慢地轉過身,目光茫然的看著師父,想確定自己是不是看錯了,又或者,那個人只是與父親太像……
陶易之看著鶴萱,只是搖了搖頭,低聲說:“不可以哭,也不可以說話。再多看看你父親吧。”
鶴萱點了點頭,瞪大了眼睛,只是怔怔的看著站在囚車中的父親,沒有哭泣,沒有叫喊,眼中除了父親彷彿也看不到了旁人,耳中也聽不到了周圍的聲音,人群隨著囚車向法場的中央走去,只剩下這師徒二人,站在原地一動未動。
慄萬靈被押上斷頭臺,只聽得監斬官拿出判決文書,大聲誦讀道:“欽犯慄萬靈,久沐聖恩,不思忠君愛國。無詔私自回京,意圖不軌。顧念其曾為國略盡綿力,判斬立絕……”
就在監斬官誦讀文書之時,從人群后面傳來了馬蹄之聲。
兩位與賀萱年紀相仿的少年,騎著兩匹高頭大馬向法場這邊飛奔而來,後面還跟了幾個隨從,也是騎著馬匹。人們聽到馬蹄之聲,向兩旁側了側身,兩位少爺以及隨從都翻身下馬,牽著馬向中央走去。
這一列馬隊,從賀萱與陶易之身邊飛馳而過,若不是陶易之拉過了賀萱,她還一直站在大路中央。
分開的人群,讓跪在當中的慄萬靈再次赫然出現在鶴萱的眼前,而慄萬靈也看到了陶易之以及自己的女兒,原本還是平靜如水的心情一下子複雜了起來,這個七尺男兒險些在眾人面前落下淚來。他故意將頭扭向一邊,無視著鶴萱的存在。
兩位少年經過鶴萱身邊的時候,其中那位玉面的少年,留心的看了看鶴萱,下馬之後,還回頭朝著賀萱看了幾次,就這樣落在了那個古銅膚色少年的後面,他回過頭,快走幾步又追了上去,本欲對走在前面的那位少年說些什麼,但又忍了下來。
他們走過之後,只聽人群中有人竊竊私語著。
“走在前面那個不是左俊忠左大人的公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