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沈斌無論再怎麼擔心疑惑,他也不得不聽從皇帝李明的命令跟隨齊有貞前往隴郡協助治水,畢竟如今的公主府已然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再經受不起任何折騰了。

“好好去,保護好自己,你才能回來保護太子殿下,才能保護好我和孩子。”穎姝撐著身子為沈斌打點好行裝,無不憂心地囑咐道。

“你放心,”沈斌看著憂心不已的穎姝,擠出一個笑容道:“我早已然不是從前那個沈斌了。我會護好自己的。”

“便是齊有貞再怎麼為難,你也忍忍便是了,他頂多只會給你氣受,卻不敢拿你怎麼樣的。只要熬過這一段,也算是好的了。”穎姝想了想,又將兩包糕餅塞到沈斌的包裹箱籠裡。

“嗯。”沈斌應著,卻是不由得道:“行了,帶這麼多糕餅,不還是早晚有吃完那一天麼?”

“那也得先備著才好,隴郡的吃食怕你吃不慣,好歹帶一點也是好的。”穎姝再一次如一個勤勤懇懇的老母親一般,不知是不是得了張媽媽的真傳。

“好。”沈斌又無奈又覺著暖心,便是滿面笑意地收下了。

“好好去,我等你回來。”穎姝再一次囑咐道。

看著床邊空空的場景,穎姝再一次悔恨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歷史,若是自己能好好學習歷史,就算是不能掌握每個人的命運,好歹也能知道歷史大事,至少是能避免踩雷發生的。

悔矣悔矣。

然而一邊擔憂,一邊心中卻是又隱約升騰起了不詳的預感來,總覺著這次,必定是有什麼大事情要發生一般。

不然,又為何要支走沈斌呢。

沈斌走了不過五日,宮中便是又傳出訊息,說是太子李沅再度病倒,皇帝李明為讓太子李沅能安心養病,著令太子李沅好好在清寧宮修養,再一次強調了眾臣不得隨意去看望太子。

分明便是軟禁又加深了一些。

穎姝有心入宮去尋皇后穎嬛問一問,卻是被長公主給攔住,長公主只道:“如今你好生在家裡養胎便是比什麼都強的,若是入宮,不但可能問不出來什麼,反倒是可能連累了你長姐。如今你長姐在宮中的日子也不好過,你們兩個若是聚在一起,只怕是陛下又要與皇后疏離幾分了。”

長公主這話倒是說到了點子上,自從那次杭貴妃生了大皇子而穎嬛不過是生了個公主後,皇帝李明便是對於穎嬛多了好幾分冷漠疏離的意味了。皇帝眼中大約便是隻有那位大皇子李汲,穎嬛膝下的固安重安兩位嫡公主卻也不怎麼關愛了。偏生穎嬛又是個有氣性的,皇帝李明越是寵幸杭貴妃,穎嬛便越是置氣,更是對著杭貴妃沒什麼好臉色,這般下來,皇帝李明反倒是越發與穎嬛疏離。

“這杭貴妃可真是個有手段的,哼。”穎姝嘲諷著,於一次回門之時當著嫡母大娘子劉氏的面說道。

隨著穎嬛當上了皇后,劉氏的心路歷程以及性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本來劉氏因為穎嬛女士能當上皇后而志得意滿,好似整個人都瞬間高貴了不少,在與平京城諸位貴婦之間的相處之時也覺著頗有牌面,儼然瞬間便是拿出了皇后親母的氣概,從王妃之母到皇后之母的轉變銜接極其自然。不過後來由於汪老太太的提醒,劉氏則低調了很多,在後來一些貴婦奉承她時她則只是道:“哪裡哪裡,我家穎嬛不過是暫代皇后之位,待太上皇陛下還朝,還是王妃的。”不過劉氏面上得意之色還是存在的,大約就是一種女兒女婿出息了,是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且做好事還不留名的英雄,作為英雄的母親,自然顯得她教養的好,女兒有大局意識也必定會是承襲於自己的諸般教導。

後來隨著太上皇還朝以及釋出詔書說是再不願做皇位從而她的女兒女婿會一直是帝后,按理來說劉氏本該是更加高興,只是劉氏卻是開始憂慮擔憂起來,大約就是很有先見之明地道:“我也從未指望過穎嬛能當上皇后,如今卻……這皇位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順的,須知高處不勝寒,咱們家也從未教導過女兒該怎樣當一個皇后,若是嬛丫頭不適應可怎生是好?偏生我又不能常常去看嬛丫頭。”

如今劉氏則是到了第四重境界,開始鎮日在家怒罵杭貴妃。

“杭氏這個賤婢,從前我在王府便是見她不順眼,整日裡嬌弱拌小不就是為了獲取陛下憐惜麼?虧得穎嬛對她那般寬厚,她倒是好,仗著生了個低賤的庶子便想著爬到皇后頭上去?她也配!只是可憐了我的嬛丫頭呦,怎生如今,處境竟是這般艱難,可教我怎生是好啊?嬛丫頭性子又這麼直,如今陛下,怕是不會喜歡的呀!”

穎姝一樣同情一樣擔心,並且持與劉氏一樣的想法,穎嬛或許從小·便被教導如何成為一個好王妃好正妻,可卻從來未有被教導該如何做一個好皇后啊。

什麼身份做什麼事情,可是穎嬛如今身處皇后的身份,性格做事好似和從前做王妃並沒有什麼差別,這就是很糟糕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