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天才與常人之間的不同嗎?

在天才眼裡,領悟劍意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嗎?

蕭闖道,“計言師侄他是不是對領悟劍意有什麼誤會?”

讓自己的侄女給呂少卿折騰就能夠領悟劍意了?

韶承笑著道,“他們兩個說可以就可以了。”

語氣裡對兩個徒弟充滿了信心。

蕭闖望著韶承,“韶師弟,你領悟劍意的時候,花了多長時間?”

韶承道,“沒花多長時間。”

蕭闖道,“這是我們境界進入了元嬰期,對大道領悟更進一步,才能得到。”

“要是沒有進入元嬰期,你覺得我們能不能在結丹期領悟劍意?”

韶承咳嗽一聲,道,“蕭師兄,我們不用妄自菲薄。”

蕭闖道,“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自己知道自己的事。”

“我敢肯定,哪怕是掌門,如果不是進入元嬰期,我們這些人都無法領悟劍意。”

“計言師侄這樣的天才萬年才有一個,不是人人都是他。”

韶承點頭,“蕭師兄,你說的有道理,不過他們三個要折騰就由他們去吧。”

韶承的語氣裡有點落寂,“和他們相比,我這個當師父做不了比他們更好。”

這是韶承放養模式。

他不想這樣,卻沒有辦法不能這樣。

招了計言和呂少卿兩個徒弟。

一開始,計言也是雄心勃勃,充滿幹勁,打算親自教導自己兩個徒弟,讓他們成為出類拔萃、鶴立雞群的徒弟。

但是後來發現,無論是大徒弟還是小徒弟都不用他教。

他們自己修煉,實力飛速進步,一天一個樣。

更要命的是他們還先後領悟了劍意。

搞得他這個師父亞歷山大。

面對這樣的徒弟,他能做的就是自己苦修,讓自己的實力更進一步,不讓徒弟追上來,否則師父最後的一點臉面就保不住。

從一開始的不甘心,不服氣,一直想在徒弟面前掙回點面子,到後來的麻木,躺平,放任。

韶承已經放棄了。

在兩個徒弟面前,他師父的面子註定是丟在地上,撿不起來。

現在徒弟愛怎麼搞就怎麼搞吧,只要不是欺師滅祖就行。

蕭闖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