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老宅(第1/2頁)
章節報錯
捐贈儀式搞得很隆重,畢竟趙國剛也是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出席的人都是大老闆級別。
孫有才也是西裝革履,滿面春光的跟在趙國剛身邊,成了左膀右臂的樣子。
胖子看的牙癢癢,罵了幾句。
不得不說,這次最大的得利者,非孫有才莫屬。
儀式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有個參加儀式的老闆看上了二毛,開價兩百萬讓我賣給他。
我和李林都被嚇了一跳,這才知道獒犬值錢,要不是二毛連咬了五個主人沒人敢收養,救助站又養不起,恐怕還輪不到我手裡。
李林跟我平復了下心情,自然是拒絕了。不過我盤算好了,要是以後窮了,就把二毛賣了!
捐贈儀式上,發言的老專家說棺木是西夏國時期的古物,然後說了一大堆我們聽不懂的話。
儀式一結束,胖子就領著我們去博物館找剛才發言的老者,他就是博物館的沈館長,跟胖子熟識。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見我和李林揹著一個大包,想接過去幫我們放好,我和李林頓時緊張起來,緊緊的抱在懷裡不鬆手,搞得工作人員都有些尷尬。
老館長帶著我們去看了下棺材,現在已經在清理中。老館長看著棺材,一臉惋惜的說:“可惜了,裡面的屍體不在,要不然研究的價值更大。”
胖子我們都摸了摸鼻子,要是他們開出一具老僵,恐怕就不會說這樣的話了。
老館長很有文化,知道我們的來意後,給我們詳細的做了介紹。
五口棺材雖然都是中原制式,但根據棺材裡面的刻字,應該是出自西夏王朝。西夏國是党項人建立,他們的開國皇帝元昊很有意思,有四個姓氏。
元昊有時候叫李元昊,有時姓趙,叫趙曩宵、趙保忠,有時還姓一個很奇怪的姓“嵬名”,名字更怪,叫“嵬名嵬理烏珠”。
沈館長說李元昊的先祖複姓拓跋,名叫赤辭,是個党項貴族。公元七世紀的時候,拓跋赤辭帶領手下部眾投靠了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賜其國姓“李”,拓跋赤辭從此就成了李赤辭。
五代末、北宋初,諸侯割劇,原唐定節度使李繼捧因家庭矛盾舉家降宋,族弟李繼遷也假意歸順,宋太宗趙匡義賜其兄弟倆姓“趙”,並分別賜名“保忠”、“保吉”。
後來李繼遷設計出逃,取得與宋對峙的遼國支援,偏居西北一偶,被封西平王。李繼遷死後,其子李德明繼位,李德明即是元昊之父。
1031年,李德明病死,野心勃勃的李元昊繼位西平王,1038年自立為帝,建立西夏。為了團結族人,他又改為党項族姓“嵬名”,自稱“烏珠”(党項語中“天子”之意),加上他“又名曩宵,小字嵬理”,歷史的早就下,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四姓的皇帝。
現在我們也沒什麼事,聽著老專家說這些,感覺很有意思。
老專家講完這段趣事,接著就說:“眼前這幾口棺材,就是元昊時代的物件。”
胖子問道:“沈老,我們想知道的是這些棺材是何人所做,目的又是什麼!”
沈專家說:“想知道這些,還需要等棺材清理出來,解讀了棺壁上的文字才能知曉了。”
“多久?”胖子等著回去給他爺爺過生日,有些著急。
沈館長說:“上面的文字多是西夏文,不過我已經向上面申請,讓他們把掌中珠的副本給送來,估計半個月左右就可以破譯出來。”
李林插嘴說:“那些文字,用珠子一照就能讀出來?”
沈館長呵呵一笑道:“小朋友,掌中珠不是珠子,它是一本西夏古籍,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字典,是番文和漢文的譯本。”
我推了下李林,讓他少問兩句,免得丟人。
不過這掌中珠,按照正常人的理解,那肯定是想成珠子了。
胖子留了個電話給沈專家,讓他到時候要第一時間通知他。
沈專家也一口答應下來,出來的時候,我有些不放心的問:“胖哥,要是文字翻譯出來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會不會嚇到人?”
胖子翻了個白眼說:“他們接觸到的不可思議的文字記載多了去了,只要不是親自看見老僵山魈啥的,嚇不到他們。”
出來的時候趙國剛已經走了,但他的司機還等著我們,邀請我們到家裡聚聚。我心裡掛念媳婦兒,就拒絕了,催著胖子送我們回去。
至於孫有才,攀上趙國剛後,基本就沒見人影了,估計現在也是貴人多忘事。
我在城裡給我娘買了幾件衣服,一些農村裡買不到的芝麻糊、核桃粉、藕粉什麼的。最後想想給我爹買了幾條十元一包的煙。
旱菸現在很少有人抽了,但我爹為了省錢供我念書,平時捨不得抽捲菸,要等嘴饞了,才會撕一包,省著能抽上個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