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物質精神兩手抓(加更2)(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了一會兒那邊的動靜,怎麼聽,王樂山都覺得這五個人包括那兩個“綠帽哥”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自沒有興趣去管,便朝著另外一個方向而去了。
王樂山的車子是停在一處偏僻的地方,拿了一些東西蓋著,而且這裡人跡罕至。到了那邊,掀開了蓋著的東西,上了車,調了個頭,便朝著大亢村大路而去。
在車上的時候,王樂山那出了手機,看了看,把幾個未接電話都回復了一下。
其中有一個是來自佟掌櫃的,說是金絲蠶蛹的藥效試驗出來了,這效率,比起他說的要快了一兩天,估計是與金絲蠶蛹的藥效果然非常好有關。本來佟掌櫃打來電話是想約今天見面聊的,現在王樂山打回去的時候已經是下班了,只能是明天去一趟了。
其餘幾個電話,都沒什麼重要的事情。
回到農場的時候,差不多9點多,這魚塘邊還是燈火通明,雷光宗等一群老小頭們在趁著夜色月色小酌著,在海里遊了那麼久,雖然有果子墊肚子,但多少是餓了的,王樂山便過去蹭了點吃的,也喝了幾口。
雖說現在已經入了冬,但神奇的是這小木屋邊上可真沒什麼冷意,特別是魚塘邊,也不知道是不是靈水以及這些農作物的存在自動調節了溫度,倒是依舊有春秋的感覺,吃點東西,喝點小酒,相當愜意。
這些小老頭們年紀不算小了,但一個個本來就都相當健朗,更別說這些天在農場這邊養得了,那一個個體格可真比年輕小夥都要好上幾分。
這些小老頭們每一個都穿著一件民國樣式的長衫,這些長衫,那可都是王樂山前段時間特地讓1號機器人用金絲給做的。
說起來,王樂山也是覺得好笑。之前一直想著拿這些金絲找個好點的裁縫做一些衣服出來,只是,又擔心這些金絲過於堅韌無法裁剪,算是相當矛盾的事情。後來,也總算是開了竅,拍了拍腦門,想到了1號機器人。
這1號機器人是農用型機器人,號稱能夠處理一般型的農活,之前王樂山還真是一下子忽略了1號機器人會不會做衣服,後來也是在翻關於蠶絲的一些資料的時候才想起來了,這採桑紡絲可不就是一件再正宗不過的農活了嗎!
由此,也就問了1號機器人是否會採桑紡絲裁縫做衣,這1號機器人果然不負王樂山的期待,點了點頭!
由此,王樂山就給這1號機器人找了一些關於長衫、旗袍等方面的書籍和資料,讓1號機器人輸入了自己的程式裡,然而順利成章,這些衣服也就從1號機器人變換出來的剪刀和排針下嘩啦啦如流水一般的做出來了。
這讓王樂山不得不感慨這1號機器人的牛叉,多面手啊!
王樂山讓1號機器人做了十多套的長衫,讓這些個大工匠們每人一套,有了這樣冬暖夏涼的衣服,又見做工如此精緻,而且還有增加身體機能的作用,這些大工匠們自是喜歡無比,幾乎是每天都穿著。
幹活的時候穿,吃飯的時候穿,除了睡覺,每時每刻都穿著。
雖說只有一套,但可不怕沒得穿,這衣服啊,即便是在幹那些個砸石、雕刻、水泥活等,都是一塵不染。這且不說,只要浸水洗了之後,抖一抖就全乾了。最關鍵的是,怎麼穿,這衣服都好似永遠都新的一般,一點都不會舊,一點都不會皺,一點都不怕磨損!
對於這樣的寶貝衣服,哪能不每天穿著。
現在啊,這些大工匠們真是越來越喜歡這地方了,大有樂不思蜀的意思,一點都不想回去了,好些個小老頭都已經想好了,等過了年,就把家裡的老太太也接到這邊來。而王樂山聽說這個,也已經想著準備在往村子那邊靠一些的空地上建一個小院子,把這些個華夏工匠史上的活化石、老寶貝們都擱那邊去。
讓他們在那邊著書立說,也算是給華夏國的工匠史、建築史做點貢獻。當然了,閒著也是閒著,到時候難免還是得給自己做做工乾乾活的。
王樂山吃喝了一會兒,自然而然也就和他們聊到這件事,將自己的要給他們蓋個小院子的想法說了出來。小老頭們一聽,都是倍兒高興,嚷嚷著讓雷光宗趕緊出圖紙,忍不住又多喝了幾口,笑笑鬧鬧到了快十一點的時候,這才一個攙扶著一個回到了那臨時住所裡。
王樂山見這件事情定下來,也是相當高興,能留住這群活化石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除了著書立說和“免費幹活,有這麼一群老藝術家們在這大亢村坐鎮著,怎麼著也能提高一些大亢村的文化氛圍,這對於大亢村也是有好處的。
這要是村裡的人近水樓臺之下能有一兩個被這些老工匠們看中,成了徒弟,學了手藝,那都是好事。
當然了,這些大工匠、老藝術家們,好吃好喝下養著身體,悟道竹下增強悟性,晚年的時候,如果能在大亢村裡敲敲打打雕刻琢磨出幾件傳世的作品,那就更是一個流芳百世的佳話。
王樂山覺得,物質基礎現在是慢慢紮實了,這精神建設自然也是得跟上的,物質基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工匠們只是開始,其他領域的大牛們,遲早是會有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