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或者衍生出新的智慧生命,這個可能性在理論上是存在的,在我的程式裡也存在著不少案例。”

1號機器人之前根據王樂山的要求連線地球網路下載了不少東西,其中有飽嗝各種動植物的資料,也有與人類以及地球乃至於地球所在這片星系的資料。

1號機器人似乎也明白王樂山問這話不單單只是想要知道答案那麼簡單,由此,他又說道:“透過我所下載的資料和本有程式資料的顯示和分析,人類誕生至今兩百多萬年,能夠完成基礎文明建設發展到了三等文明的層次,而且是在沒有任何外星文明的影響下完成的,這速度和程序很快,遠超過了一般的智慧生命發展文明程序的速度。”

“而人類這種智慧生物,在抽象思維和自我意識上,複雜程度已經達到了能夠創造一級文明的智慧生物的程度,有著最頂級智慧生物的創造性。但相對來說,人類這種智慧生物在解決問題和勞動能力上卻停留在三等文明初期上,這受限於人類的身體因素,也受限於人類這種智慧生命因為自我因素太複雜,有著太多諸如貪婪、傲慢、嫉妒等劣根性上。這樣的相對性,在智慧生物的進化上來說是十分矛盾的,也很奇怪,在程式資料裡幾乎沒有這樣的例子。”

“同樣,地球的文明水平,也是相對失衡和矛盾的。整個地球文明是按照標準來說是進入了三等文明初期,但文明的豐富性卻遠超過文明的先進性,這在程式資料裡也是極為少見的。造成這樣的結果,我分析了一下,一部分還是與人類的複雜的抽象思維、自我意識有關。另外一部分,則是與人類的身體因素有關,其中最重要的是人類的壽命太短。”

“程式資料裡,智慧生命的抽象思維、自我意思和身體因素都是同步發展的,像地球現有的文明程度,人類的壽命最高平均值才80年左右,這是極為不可思議的,按照程式資料裡顯示,三等文明初期的最低平均壽命也是150年,高一些的智慧生命平均壽命更是達到了300年。反過來說,最高平均80年壽命的人類能夠發展到三等文明初期,很不可思議。要知道,種族文明的程度向來都是由種族中的極少數牽引著向前走的,這種極少數是種族裡的絕對精英,它們的創造和發明以及發現,決定這個文明的精神、物質高度。極少數的絕對精英的壽命越長,能夠創造發明和發現的東西自然也就越多。比如說,像地球人類中的諸如尼古拉?特拉斯、愛因斯坦、牛頓等人,如果他們的壽命達到150年,他們能夠創造發明和發現研究會有更長的時間延續和持續下去,可能推進的文明程序也會相對的更多更高。”

“而正是因為只有80年的平均壽命,無論是創造發明還是發現研究的持續性都要低了很多,能夠形成系統性以及完整的成果也就越少,由此,才形成了豐富性要遠超過先進性的局面。”

1號機器人這個時候話音一轉:“話說回來,人類有著這樣複雜的抽象思維和自我意識,想要發生異變或者衍生出新的智慧生命,可能性幾乎趨近於零,想要發展成新的文明,可能性則就是等於零。這是進化的選擇,人類只會在已經良好的精神層面上前進,而不會選擇異變和衍生新物種。但,從人類的身體因素來說,這樣的身體因素已經阻礙了人類的進化,人類會選擇進行變異和衍生出新物種,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有一定隱蔽的空間條件,形成新的文明,可能性也非常大。”

1號機器人說到這裡停了一下,算是給了王樂山相對系統的答案,而王樂山卻被1號機器人這番話說得一愣一愣的,雖說1號機器人說得十分詳細和系統,但實在是有不少東西是王樂山一時消化和理解不了的,不過,卻也是聽懂了1號機器人最後的答案,沒有糾結前面的東西,繼續問道:“既然有很大的可能,那1號你覺得這樣的智慧生命會生活在什麼地方?”

1號機器人其中又閃爍了一番,顯然,王樂山今天問的問題有太多都需要縝密分析,一會兒後,開口說道:“如果只是極少數的變異,並且變異程度不大的話,這些智慧生命是有可能就生活在普通人類當中的,但想要形成他們的文明,幾乎不可能。如果想要形成文明,人數肯定龐大,生存空間也大。想要這麼大的生存空間,在地球上,因為現有的科技能力,想要生活在地面上可能性很小。也正因為地球現有的科技能力,絕大部分的海洋深處和地下深處都屬於未探索區域,這些未探索區域有很大的可能。”

“海洋深處和地底深處?”

王樂山眉頭皺了一下:“這些地方,有生存的條件嗎?”

1號機器人說道:“生物會根據生存環境進行進化和變異,智慧生命也是一樣,可以選擇性的朝著適應環境生存的方向進行變異和進化。比如說海底,會朝著水底呼吸、水下可視、水下行動等方向變異和進化,如果是地底,也是相對的方式。當然了,作為智慧生命,也有可能透過改變環境來進行生存。”

說到這裡,王樂山腦海裡浮現出了人魚、地底人這兩種只出現在影視當中的神奇存在。

難道真有?

王樂山覺得很荒謬,但卻又似乎無法進行反駁。

“對了。”

王樂山拿出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從魯卡妮那裡拿來的,正是那份資料中的一張照片,按照魯卡妮的說法,這是美利堅那邊拍攝到的一張照片,也就他們所說的第二種智慧生命。

上面有一個模糊的人形生物,紅色面板看上去非常堅硬,雙臂幾乎垂地,遞給了1號機器人,說道:“你看一下這個,你覺得這有可能是人類變異或者衍生出來的一個種族嗎?”

1號機器人拿過照片,進行了掃描,然後投射出了一個螢幕,照片被1號機器人進行了修復、放大等處理,漸漸清晰了起來。紅色的面板有一片片類似鱗片的角質,看起來非常堅硬,幾乎等同於全身披上了一件角質鎧甲,足可垂地的雙臂看上去非常強壯。

除此之外,王樂山還發現了幾個特點。全身沒有毛髮,包括頭髮在內的任何體毛都沒有;五官與人類十分相似,但又有一些不同,眼睛很大但沒有眼皮,眼球佈滿了網狀,耳朵幾乎是貼在腦袋上的,嘴巴則很大,往外兜,最大的區別是沒有鼻子;頭部相對要更尖長一些,頭部也一樣存在著角質鱗片;身體部分因為穿著衣服,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同,但顯然比起人類來要更壯的樣子;雙腿粗短,腳掌很大很寬。

1號機器人說道:“如果這張照片屬實的話,從外部特徵來看,這應該是由人類變異或者衍生出來的一個種族。如果是已經形成了文明的龐大族群,從粗略的特點來看,更適合在地底生存,而不是在水下深處生存。”

“這麼說,這如果是真的,那極有可能是地底人了。”

王樂山也同意1號機器人的話,起碼,他是沒有看到這生命體身上有任何能夠適合在水底深處進行呼吸的變異。如果是地底生存的話,溫度顯然要更高,起碼沒有毛髮這一點是符合的。至於其他的特徵,王樂山也一時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