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突破後的舒暢,張榮方倒頭睡下。

第二日一早。

他沒有跟著其餘修行弟子做早課,而是去了寮房,也就是管理安排弟子各種事務的地方。

由一文修執事安排他下山去縣裡的準備。

執事姓徐,名仲春,是個胖乎乎,戴了一副黑邊眼鏡的老道士。

眼鏡沒有鏡腿,而是用一根繩子繞後,和道髻頭髮捆在一起。

張榮方也不意外,這大靈和他上輩子認知的中國古代,很多地方都相似。

有眼鏡也很正常。

“張師侄,華新縣那邊的清和觀,我們已經常駐了三名品級武修,帶頭的是李衡師侄。

你過去一切聽從李衡安排。若有雜事私事,可向李衡請述。

另外,具體出發時間,是今天之內。

山林野獸眾多,最好一路上不要走岔道,多走官道,以免遭遇危險。

這是給你的乾糧包。”

許仲春笑眯眯的遞過來一個灰不溜秋的小包裹。

“多謝徐師叔提醒。”張榮方連忙接過,點頭行禮。

在這地面禮數必須做到位,否則稍有不對,就可能會出事。

“這次張師侄你要帶隊的,是三人,都是去縣裡輪值的。這是你們的文牒,拿好。”

許仲春又遞過來一疊皮紙製成的小本子,上面用小字寫了很多內容。

如姓名,籍貫,道籍在哪,去過什麼地方,去的地方每一個都有一個印章留下,還有文牒發放地之類的資訊。

這就是古代的護照了。

張榮方小心接過。

沒有這東西,在大靈任何人都不允許進城。所以必須得小心收好。

出門,和一起出發的其餘三人見過面後,張榮方帶上自己行李,去師傅張軒那裡和師傅師兄告別,之後才從清和宮山門,緩緩走出。

一行四人走了數百米,張榮方驀然回頭,看著那清和宮的三洞山門。

道教山門的三個洞,象徵三界,分別是太極,無極,現世。

跨入山門,代表著便是跨出三界。

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其中的三界便是指的這裡。

此時張榮方回首,望著清和宮寧靜的諸多建築群,心頭莫名的有種即將離別的感覺。

清和宮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真正的避風港,第一個安身躲雨之處。

如今終於要走出這裡,走出這個舒適圈,踏入真正的大靈。

這一次常駐華新縣,他按照規矩,最少要在外呆上一年。才能輪換返回。

一年....

“師兄?”身後傳來其餘道人的聲音。

張榮方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