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有很多種,刀槍劍戟,錘棍弓刺,各種奇門,應有盡有。

張榮方直接忽略過去,一路往上找。

越往上,他發現越上面的武功,大多都開始用金屬片,竹簡,骨片等作為材料製作。

不多時,他便只能搭著木梯,爬上去高處找。

提著燈籠,足足花了十多分鐘,張榮方終於在第六層的一個角落裡,找到了一本研究增強吃能力的武功。

確切地說,是一門上乘武功配套的副功。

其名為金蟾功。

整個功法記錄在一塊塊龜甲上,表面做過了特殊處理,看上去極其有年代感。

張榮方小心將其取下來,提著燈籠回到火盆路燈下,藉著燈光細細檢視。

功法上被人橫七豎八地寫了不少筆跡,一些筆跡甚制還掩蓋了甲片本身記錄的字跡。

讓他頗有些不爽。

好在仔細復刻,還是很快將甲片原本的字跡印了出來。

張榮方花費十多分鐘,重新用皮模工具,印錄了一遍甲片,這才鬆了口氣。

將甲片放到一邊,他仔細拿起抄錄,慢慢檢視。

創功之人,是一個叫月王的人。名字只是月王,不知是外號還是真名。

張榮方仔細從頭看起。

‘金,不朽永存之物。

蟾,貪婪吞噬之物。

二者合一,便為本功起初之願。

第一頁便給出了功法最初的目的。

第二頁,則是直接給出了一幅幅圖案。

那是一些大蟾蜍的圖案。

身體內部是透明的,可以看到有大量細小砂礫一般的東西,分佈各處,有的多,有的少。

接下來沒有多少文字了,而全是一幅幅蟾蜍的解剖圖。字跡則彷彿是一旁的註釋。

這傢伙…到底解剖多少蟾蜍??’張榮方一臉無語,一頁頁翻過去。

難怪沒人在意這門武功。

大家都是來學人的武功的,跑來看這蟾蜍解剖圖幹什麼?

只是隨著他仔細閱讀,漸漸地,他發現這些蟾蜍圖上,看似相差不大,但仔細察看,發現關鍵在於那些蟾蜍體內的砂礫分佈不同,顏色不同,粗細不同。

而書後面的一段話,讓他更是心頭一愣。

‘蟾蜍吞噬之力,以億萬砂礫為基。砂礫雖細,卻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