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數量龐大的俘虜(第1/2頁)
章節報錯
?
燕將殺了劉山之後,劉山麾下的兵馬再不像剛衝上來時那般留手。
“兄弟們,他們殺了將軍,和他們拼了!”最早發現劉山被殺的幾個兵士‘挺’矛刺死擋在面前的燕軍之後,一甩手臂對身後的同伴們喊道。
聽說劉山死了,這些自從燕國復國就跟著他的兵士們頓時瘋狂了,他們一個個怪叫著再也不顧及與他們作戰的同是燕國人,猛撲了上去。
五萬瘋狂的人,戰鬥力遠遠要高出十萬戰意並不是很強烈的軍隊,很快燕軍尚未來及完成的防禦就徹底的被摧毀了。
就在燕軍開始潰退的時候,薊縣的城‘門’突然打了開來,一群夏軍從城內衝了出來。
城外剛戰事剛起的時候,李鑫蓬一直站在城頭上觀望著城下的戰鬥。
他並沒有立刻率軍衝出城來,如今他是孤軍深入燕國境內,雖然殺了臧荼,可他畢竟沒有徹底摧毀燕國的軍事實力,雖然城外的燕軍被攻擊,可誰也不知道那會不會是敵人耍的計謀。
直到燕軍開始潰退,李鑫蓬髮現他們在敗退的時候完全沒有章法,龐大的軍隊就像是一群被野狼驅趕著的麋鹿,除了逃命再沒有其他的後著。
他這才真的確定燕軍確實是敗了,下令開啟城‘門’,全軍向燕軍發起攻擊。
見薊縣城‘門’開啟,王儃連忙抬手止住正在追擊敵人的軍隊。
這支軍隊雖然和燕軍有些不同,但他們除了頭盔並有太明顯的區分標準,王儃怕一旦打到膠著狀態,原本應是同盟的夏軍和眼下的這支軍隊會發生衝突,產生不必要的傷亡。
劉山培養出來的這支軍隊停了下來,逃跑的燕軍卻並沒有能夠得到片刻的喘息。
從薊縣城內衝出的夏軍戰鬥力明顯高於剛才與他們戰鬥的軍隊,夏軍衝出城後,一些燕軍還試圖轉身抵抗,可很快他們就發現這個選擇是盲目和完全錯誤的。
三萬夏軍‘潮’水般的撲向‘混’‘亂’的燕軍陣營,許多跑的慢的燕軍倒在了夏軍的長劍和長矛之下。
相互約為同盟的將軍們此時也是各自顧著逃命,根本無暇顧及盟友。
“凡是投降者不殺!”李鑫蓬手提長槍衝在最前面,他一邊掄槍追趕燕軍,一邊高聲對身後的夏軍下達了留下俘虜的命令。
有些燕軍實在是跑不動了,一聽李鑫蓬喊出“投降者不殺”,連忙丟下兵器跪在地上向夏軍投降。
夏軍果然沒有殺這些投降的燕軍,許多夏軍將士從他們身邊跑過,繼續追趕前面的潰兵,最後是一群專‘門’負責收容戰俘的夏軍把這些投降的燕軍彙集了起來,朝著薊縣城外押去。
這場戰鬥,李鑫蓬希望的並不多殺傷敵人,跟隨項燁久了,他有的時候很能揣測項燁的心思,他很清楚,項燁要的是燕國,自然不願多殺燕國人,所以他在戰鬥中儘量多的保留戰俘,以討好燕國平民。
潰敗的燕軍逃出了十多里才徹底被夏軍殲滅,在追逐中,又有兩員燕將死在了夏軍的手中。
當戰鬥結束的時候,夏軍押著人數遠遠超過他們的戰俘回到了薊縣城下。
薊縣的城‘門’緊閉著,在李鑫蓬率軍追趕燕軍的時候,王儃並沒有要求守城的夏軍開啟城‘門’放他們進城。
他很清楚,李鑫蓬在率軍出城前必然是‘交’代過城內的守軍,在夏軍返回之前不要開啟城‘門’。戰場是殘酷的,許多時候為了獲取一點利益,不得不放棄另一部分利益。
李鑫蓬清楚這一點,王儃同樣也很清楚。
在夏軍追趕燕軍的時候貿然要求進城,除了會帶來不必要的衝突之外,什麼好處都不會有。
劉山死了,王儃暫時接管了這支五萬人的軍隊。他知道,在這支軍隊面前,他始終只是個外人,軍隊願意聽他指揮,不過是劉山之前‘交’代過,這一場戰鬥一切都聽從他的。
戰鬥結束了,他還能不能指揮的動這支軍隊,他說不清,被他指揮的軍隊同樣也不清楚該不該再聽他的。
一批批丟盔卸甲的燕軍被夏軍押著返回了薊縣城外,王儃遠遠的看到李鑫蓬騎著高頭大馬向城外慢悠悠的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