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燁在處置五原官員的時候絲毫沒有手軟,瀆職的呂之浩因為舉報劉守三有功,被貶為兵丁,並且永不敘用。 而劉守三則被滿‘門’抄斬,陪他一同被斬的還有五原縣縣衙的許多參與到案件中的官吏。

由於項燁的肅清政策,五原城在一天內成了往日耀武揚威的人們的噩夢。依附劉守三而取得富貴的人家全被衣衫襤褸的平民攻破,若不是項燁新定的法制裡嚴禁殺人、‘奸’.‘淫’,限制了衝擊富人的平民,這些富貴人家恐怕會遭受更多的災難。

在縣城內專‘門’處置死刑犯的地方,一顆顆剛砍下的頭顱被一根長長的麻繩串了起來,懸掛在兩棵樹中間。

劉守三全家雖然被滿‘門’抄斬,但項燁卻沒有做的太絕。他把十三歲以下的孩子全都留了下來,並且這些孩子將會被送到九原城內專‘門’撫養孤兒的機構去養大。

僅僅只是一天,項燁在五原城百姓的心中就留下了一個矛盾的形象。

許多人說他是個暴君,可他的殘暴卻只是針對那些平日裡被人們恨之入骨的罪人。也有人說他是個仁君,但他卻在一天之內幾乎將五原縣的官吏全部殺光,許多曾經參與欺壓百姓的富人也被株連,被他下令殺死的人屍體堆積成了小山,鮮血幾乎匯聚成一條小河,就連五原城的空氣裡都瀰漫著一股濃重的血腥氣。

嗜殺並沒有讓項燁失去民心,反倒使他在五原縣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

當項燁領著二虎等人離開五原縣的時候,夏原帶著全城的百姓送出了數十里才依依不捨的與他們揮手道別。

在五原縣呆了一天,夏灝的心情變的十分沉重。在之前的日子裡,他從來沒有感覺到做一個大王竟然會是如此的累。

他制定的政策是有利於百姓的,可下面具體辦事的人卻將政策扭曲的面目全非,使百姓苦不堪言。

想要在王位上坐的安穩,對這種事他自然是不能聽之任之,他必須要在回到九原城之後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專‘門’到各地暗訪官員在具體事務‘操’作上的所作所為,將不利因素全部扼殺在萌芽狀態。

他需要一個機構,一個形同後世大明朝東廠的間諜機構。

在五原耽誤了兩天,狄鞮應該已經走的更遠。想起那有些火爆脾氣的匈奴居次,項燁就感到十分的不放心。

雖然匈奴有著狄鞮忠實的追隨者,可在那裡佔據主導地位的畢竟還是冒頓。一旦冒頓發現狄鞮的行蹤,再想把她救出來,憑著項燁和他帶來的這些近衛,恐怕是難以做到。

他必須要在冒頓發現狄鞮之前找到她,並且把她帶回九原城。

這一路追來,有關狄鞮的線索項燁是絲毫也沒有,夏國雖然不算很大,但是想要找一個人,確實也不是太容易。

從五原出來之後,項燁又折了個方向帶著二虎等人朝著東北方走去。

冒頓在‘陰’山腳下損兵折將之後帶著殘部逃回匈奴境內,沿著匈奴邊界佈下了防禦線,嚴防夏軍趁勝追擊。

項燁沿途躲避著匈奴派出的斥候,徑直朝著固陽方向走去。

狄鞮從九原城出來之後,一直向北行進,而在正北卻是匈奴王庭的方向,在到達邊境之前,她必定要選擇向東或是向西。

向西是經過臨河進入匈奴境內尋找白羊王,而向東則是從固陽邊上擦過去,尋到狐狼王。

白羊王和狐狼王之間,以狐狼王的實力較強。若是在匈奴背後突然發難,給匈奴人造成的困擾也會更大。

項燁想到這點,狄鞮自然也想到了。

與他們一樣想到這一點的還有冒頓,為了防止狄鞮進入匈奴,冒頓在邊境佈置了許多崗哨,並且下令一旦發現狄鞮格殺勿論。

項燁前往五原,原本就已經耽擱了幾天,再加上方向相反,倆人行程已差了將近十天。

幾天之後,項燁到了固陽附近,一名近衛前去打探了一番,向他稟報說李鑫蓬大軍仍然與匈奴左谷蠡王的軍隊在對峙,雙方雖然偶有小規模的戰鬥,卻始終沒有展開決戰。

在李鑫蓬離開九原的時候,項燁曾對他說過“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雖然對李鑫蓬沒有與匈奴快速展開決戰有些不滿,但他還是沒有向前線施加壓力,而是決定繞開固陽進入匈奴境內。

進入匈奴,眼前是一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