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屬意宋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韓賢微微一笑,朝李鑫蓬擺了擺手說道:“閣下不必客氣,當日若不是項將軍與這位女將軍出手援救在下,在下也不會為閣下醫治,要謝還是謝他們二位吧!”
蒙蘇見韓賢不願居功,擦了擦眼淚勉強擠出個笑容,朝房內眾人看了看,對眾人說道:“項燁身受重傷,這裡交給我和項清,你們大家先出去忙吧.”
眾人聽她這麼一說,雖對她和項清都留下有點不放心,卻也不好說什麼,只得退了出去。
當房內只剩下蒙蘇和項清的時候,蒙蘇抿了抿嘴,吁了口氣,好似下了很大決心一般對項清說道:“你說的對,我確實是沒有照顧好項燁,若是你願意,也一同過來吧,反正早晚你也會成為他的妻子,也不在乎早這一天半天。”
蒙蘇這番話把項清說的一愣,她沒想到,蒙蘇竟然會大度到主動讓她留在項燁的身邊。
她歪著頭,有些不解的看著蒙蘇說道:“你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蒙蘇慘然一笑,回答道:“我能有什麼陰謀?我想過了,只有我一個留在項燁的身邊,確實是照顧不好他,若是有你在他身旁,我們二人合力輔佐他,他將來或許就不會再受這麼重的傷。”
項清看著蒙蘇,擰著眉頭半天沒有說話,她其實也想像蒙蘇這樣一直在項燁的身邊,尤其是自從項梁戰死之後,她的這種想法更是迫切,可作為她兄長的項羽卻不可能允許她這麼做,畢竟她還是項家的女兒,項羽不可能答應她做出這種還未出閣就與未婚夫住在一起的行為。
蒙蘇等人在為昏迷不醒的項燁擔憂的時候,剛剛興建完工的楚王宮殿內,一群大臣坐在大殿內,在大殿的首位上,楚懷王熊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
熊心的眉頭緊鎖,臉色有些難看,項梁戰死之後,他連忙從盱眙搬到彭城,並將彭城作為楚國的都城,任命呂臣為司徒,讓呂臣的父親呂青做了令伊,在第一次西征中一直尾隨著項羽作戰的劉邦則被封為武安侯,並且任命為碭郡長。
他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熊心在民間受過苦,他知道權利對他來說是多麼的重要。項梁活著的時候,楚國的所有兵權全部掌握在項氏一族的手中,他不過就是個傀儡。
項梁死了,對於大楚來說或許是失去了主心骨,可對於熊心來說,卻是一個十分好的機會,是他從項氏一族手中奪回兵權和政權的機會。
熊心剛把這些抓到手中,一個難題就擺在了他的面前。章邯在定陶擊敗楚軍之後,立刻北上攻趙,趙國君臣全部退守鉅鹿,並且派了使者前來彭城向楚國求援。
自從項梁起兵以來,楚國一直是各路諸侯的盟主,熊心自然不願喪失盟主的地位,他要援救趙國,卻又不知該派誰做大將才好,於是把大臣們全都召集過來商議委派大將的事。
在大殿中,還有一個人並不是楚國的大臣,這個人是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
定陶之戰還未發生時,高陵君顯恰好要出使楚國,當他快到楚國的時候,半途遇見了被項梁趕去出使齊國的宋義,宋義告訴他楚國近期將會吃上一場敗仗,讓他暫緩行程。
高陵君顯一向膽小,被宋義一說,果然不敢再向前進,於是找了處地方駐紮下來,沒過多久他就得到了項梁在定陶戰敗的訊息,從此便把宋義奉為神人,頗有幾分盲目崇拜的意味。
在熊心考慮援趙主將的時候,高陵君顯趁機進言,把宋義誇獎的如同天神一般,而且還誇讚宋義是個軍事天才,一力舉薦宋義做楚軍統帥。
熊心這次召集大臣,就是為了確定宋義掛帥的事。
雖然高陵君顯把宋義誇讚的完美無瑕,可宋義畢竟在楚軍中威望不高,貿然封他為大將軍,恐怕楚軍不服。
要想讓軍隊對宋義心服口服,熊心就必須找個合適的理由把他推到大將軍的位置上,只要宋義坐上那個位置,項氏一族這麼久以來積攢的聲威就會大打折扣,熊心的位置也就會坐的更穩。
“眾卿,日前趙國派來使者,請求我們派出援軍解救鉅鹿之圍,此事我大楚自當義不容辭,只是對於由誰掛帥,寡人卻是始終未能決斷。”熊心兩隻手按在面前的桌案上,皺著眉頭看向下首坐著的大臣們說道:“不知眾卿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向寡人舉薦?”
熊心說過話後,大臣們交頭接耳的議論開來,有人說項羽年少英雄,他足以擔當大軍統帥,也有人說沛公劉邦敦厚老成,由他擔任主帥再合適不過,可就是沒人提出要宋義來做主帥。
這也難怪,宋義過去在項梁帳前一直籍籍無名,許多大臣甚至不知道他是哪號人物。
熊心皺著眉頭,默默的聽著大臣們的議論,就在大臣們議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他悄悄向一個平日裡與他來往頗多的大臣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