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方尚書果斷拒站隊(第2/2頁)
章節報錯
魏謙將茶杯捧在手心裡,這溫度暖手剛剛好。
方仕政不知道魏謙突然提起建文帝,他的言外之意是什麼?這個話題雖不像永樂剛建朝那樣讓人談虎色變,但畢竟是禁忌,沒有一個建文朝的官員願意提起這個身份。
方尚書也不例外。
他低頭喝著茶,並沒有接魏謙的話,他等著魏謙自己說出下文來。
魏謙微笑道:“方大人不必緊張,此處只有我與你二人,就算是說了什麼,出了這扇門,就算大風吹過,說過就忘了。”
方尚書這才嘆了口氣說: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誰做皇上,對於臣子來說,還不都是一個樣?況且這麼多年都過去了,永樂帝登基這二十餘年,他的功績天地可鑑,當年的堅持,又何必重提?”
“永樂帝當年清理朝堂,將反抗過他的大臣一一懲處,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方大人可是一直抗戰在第一線。尤其是建文二年,在東昌之戰中,張玉將軍闖陣救燕王,最後力竭戰死,佈陣守陣的,其實就是方大人您吧?”
方仕政手裡的蓋碗“叮噹”響了一下。
這件事一直是他的心中癥結。當年他之所以連軍功都不要,隱瞞了自己的功勞,倒不是因為他有先見之明,預料到燕王會取勝,而是他在戰場上,敬畏於燕軍中軍主將張玉忠心護主、寧死不屈的氣節。
那一刻,他痛心於同是大明將領,卻要相互殘殺,致死大明生靈塗炭、損兵折將的殘酷現實。戰場混亂,他將此戰功讓給了戰死的一位將領,隱去了自己的姓名。
誰知兩年後,燕王攻入京城,永樂朝代替了建文朝,永樂帝重翻舊案,為張玉報仇雪恨的時候,方仕政因不在嘉獎名單之列,倖免於難。
可......魏謙又如何得知這戰場細節?他又為何現在提起?
方仕政放下茶碗,在屋裡踱了幾步,走到魏謙面前淡淡問道:
“看來今天魏大人不是來拜年的,您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有話您請直說,我方仕政做事頂天立地,忠君愛國,沒什麼不能拿出來說的。”
“是嗎?難道齊泰、鐵鉉、方孝孺,他們不是忠君愛國?禮部尚書陳迪,他就該吃了自己兒子的鼻舌?而您和您的三個兒子,卻好好的活在京師父慈子孝......”
“有話您請說。”
“下官能有什麼話?下官不過是位六皇孫帶個話。”魏謙也放下茶碗正色道:
“昨日您也看見,已是太子妃嫡子的六皇孫,已被皇上封為魯成王。他可是後起之秀,身邊尚未有良臣,他已向您伸出了手,就不知道您的意下如何?”
沒想到方仕政一轉身,怒目而視道:
“永樂帝執政著二十年的成果,你們就如此迫不及待的要去摧毀它嗎?我不會站隊,我只會站在皇上這一邊,誰是皇上,我就對誰獻上我方仕政的忠心。”
他輕輕的吐了口氣,挺直了腰桿說到:
“至於東昌之戰,你要說就說去吧,若永樂帝還沒放下,我也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