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閉了閉眼,扭頭對王貴說:“還不快去。”

說完,再不看外面跪著的人,由內侍攙扶著,進了內殿。

看著太子堅決離去的背影,大氣不敢喘的李才人這才鬆了口氣。

她回過頭來問:“太醫,李選侍的手怎麼樣了?”

“回娘娘的話,選侍娘娘脫臼的腕關節已經歸位了,只是,這段時間要好好保護,不能再脫臼了,否則形成習慣性脫臼,就不好辦了。”

“知道了,你們都退下去吧。六皇孫,您也收拾收拾,準備到太子妃娘娘宮裡聽訓,這裡就不用您操心了。”

李才人心裡很明白,李選侍沒有了兒子,她就連宮裡的一塊地磚都不如。地磚踩鬆了,還有人去扶正修補,可她,卻再不會有扶她一扶的人。

“把李選侍扶回她宮裡,沒有諭令,不得離宮半步,把她宮中宮女都撤回,重新安排。本才人記得,李選侍的後院有一口井,井水冬天不結冰,就勞煩李選侍自己打水。你好好閉門思過,本才人慈悲,就不罰你了。”

李蘭什麼也沒有聽見,滿腦子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自己辛苦得來,養了十五年的兒子沒了,她的屏障沒了,就算她想卑微的活著,也不能夠了......

朱瞻培沒有想到,把父王請回來,不但沒有救得了母親,還讓他們母子生離!

皇孫十六歲以後,可以出宮開衙建府,但回宮也開始有了限制。若是他過到太子妃名下,就連來給自己生母請安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母親被宮裡的這些女人折磨,能撐到幾時......

他強忍住眼淚,將已經軟弱無力的母親扶起,李蘭整個身體的重量,都壓在他尚未堅實的臂膀上。朱瞻培咬緊牙根,他不能倒下,這是他的母親,相守相伴近十六載的母親,他心中唯一的母親。

“母親,我們到了,您好好休息,兒子叫人......”朱瞻培突然想起,母親身邊已經沒有人了。

他走到後院,到井裡打上來一桶水,就算是他,都必須雙手輪換用力,才能將一桶水提上來,母親的右手脫臼,根本不能用力......朱瞻培欲哭無淚!

屋裡火籠裡的火還燃燒著,朱瞻培將銅壺裝滿水,放在火籠上燒。可是,等到宮裡所剩不多的碳燒完,母親又該怎麼辦?

“母親......”

“培兒......他怎麼如此狠心!母親被進貢給大明,難道是母親願意的嗎?母親多想回朝鮮啊......安國寺的鐘聲那樣安詳,我和姐姐牽著手,走在大片大片金達萊的中間,姐姐沒我跑得快,我們跑啊,笑啊,哪裡知道在海的盡頭,有個國家叫大明......”

對啊!朱瞻培想起來了,他曾有個姨母,他的姨夫是刑部左侍郎魏謙,姨母過世前,拜託姨夫照顧她的親妹妹,就是自己的母親。姨夫深愛著姨母,故一直未續絃。

要救母親,只有讓自己坐在更高的位置上。

他,要去找魏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