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德慶皇帝的話語並沒有實際意義,但百官們依然是神情專注,因為他們知道德慶皇帝馬上就要說到實際內容了。

果然,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語之後,德慶皇帝又說道:“藉著‘京察’的機會,朝野也再一次挖掘了一批可用之才,值得朝廷重用提拔,經朕與幾位閣老商議之後,決定讓他們前往地方歷練!近兩年以來,朝廷先是發生了‘南巡籌備舞弊案’,然後又是蘇長畛的貪賄結黨案,從京城到南直隸,有許多官員都受了牽連、落了罪名、丟了官位,讓朕心中很是失望,只希望百官們引以為鑑,尤其是那些前往地方歷練的官員,切要謹記‘忠君愛民’四字!”

說完之後,德慶皇帝向著身邊的大太監張德點頭示意。

然後,太監張德邁步向前,並且拿起一份聖旨揚聲宣佈了總計三十一位京城官員的任命,這些官員皆是這次‘京察’的直接受益者,不僅是在“四格八法”中評為優等,並且還得到了外放地方、晉升官職的機會。

事實上,這只是一部分任命,七品以下的任命並不需要在皇極殿內宣佈。

因為“南巡籌備舞弊案”與蘇長畛的案子,從京城到南直隸的各地衙門出現了許多空缺,所以德慶皇帝這一次的任命規模也要比往年大得多,朝廷各大派系皆是或多或少的收穫了好處。

但收穫好處最大的,無疑還是“趙黨”!

因為周尚景的刻意退讓與主動配合,“趙黨”總計有一十二位官員晉升成為各地的知府知州,還有十三位官員得到了知縣、同知之類的官職。

這代表著“趙黨”的根基底蘊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一時間,“趙黨”官員們皆是喜氣洋洋,朝廷各大派系也是紛紛側目。

只是,等到宣佈結束之後,德慶皇帝並沒有繼續糾纏京察的話題,只是問道:“京察的事情,大約就是如此了,眾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情呈奏於朕?”

隨著德慶皇帝的話聲落下,百官們的表現頗是默契,齊齊向著趙俊臣的位置看去。

而趙俊臣也沒有讓百官們失望,很快就邁步出列,向德慶皇帝呈奏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見到趙俊臣的表現之後,德慶皇帝的臉上閃過了無奈之色,忍不住輕輕搖頭,但還是說道:“奏吧。”

趙俊臣揚聲道:“啟稟陛下,臣昨日看過了戶部的賬目,發現江南各地目前用來耕種糧食的土地已經僅僅剩下四百餘萬畝,只有太祖時期的半成多些,早已經不是我朝最主要的產糧之地,而朝廷目前最重要的產糧之地湖廣各府近年來用以耕種糧食的土地同樣是逐漸減少,僅僅近十年就減少了百餘萬畝,全部換成了水果、茶煙等物……若是長此以往,朝廷的糧食恐怕會愈加週轉困難,臣希望朝廷能夠頒佈法令,讓各位還田於糧……”

隨著趙俊臣的奏呈,百官們同樣是紛紛面現無可奈何的模樣!

近段時間以來,趙俊臣每天早朝上都會建議朝廷頒佈法令驅使百姓們重新耕種糧食,又或者是建議朝廷撥放銀兩用來大興水利與灌溉,總而言之趙俊臣依然是沒有放棄自己農業改革的最後兩項。

可以說,趙俊臣近段時間以來對農業的重視,已經是近乎偏執了。

許多官員甚至是私下戲稱趙俊臣為“趙重農”、“農部尚書”,以譏諷趙俊臣這段時間以來的表現。

隨著趙俊臣的呈奏結束之後,百官們依然是寸步不讓,紛紛出列反對,這已經成為了近段時間以來早朝上的固定流程,趙俊臣每天都會因為這些事情與百官們進行一場激辯,不論是德慶皇帝還是朝中百官都是煩不勝煩,但也都是無可奈何——到了如今,已是沒有任何人敢忽視趙俊臣的態度了。

然後,這一天的早朝也同樣是在趙俊臣與百官們的激烈爭辯中落下了帷幕。

趙俊臣的表現看似偏執,但他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激辯,卻已經是漸漸摸清了百官們的底線!

……

明天無事,會爆發一次,至少萬字!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