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保仁就絕對不會與趙俊臣斤斤計較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劉懷遠的改換門庭,在王保仁眼中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王保仁當初把劉懷遠收入門下,只是為了利用劉懷遠實名舉報宋承仁、斬斷周尚景在南京城內的最大臂助,而這項意圖已經落實之後,劉懷遠對於王保仁而言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

但接下來,劉懷遠必然會遭受“周黨”的全力報復,而王保仁為了維護自身威望,則必須盡力庇護已經毫無用處的劉懷遠,自然是不大甘願。

這般情況下,任由劉懷遠轉投於趙俊臣門下,王保仁說不定還會樂見其成,甚至是暗暗慶幸自己甩掉了一個累贅,還可以利用劉懷遠的存在進一步激化趙俊臣與周尚景的矛盾。

所以,根據趙俊臣的推測,王保仁看到劉懷遠改換門庭之後,十有八九是順水推舟、趁機賣給自己一個人情,即便是心中不快,也絕對不會斤斤計較。

當然,趙俊臣把劉懷遠收入門下之後,就必須代替王保仁庇護劉懷遠、為劉懷遠擋住“周黨”勢力的後續報復,一定是極為吃力。

但目前局勢之下,趙俊臣必然要與周尚景正面交鋒,無論劉懷遠是不是自己的門人,這場交鋒皆是不可避免,所以趙俊臣反而不介意把劉懷遠收入門下。

更何況,彼之雞肋,我之珍寶。

對於趙俊臣而言,把劉懷遠收為門人之後,最大好處並不是掌控了一支不堪重用的贏弱軍隊,而是可以趁機插手江防營的稽查走私之權,這項權力在趙俊臣的眼中至關重要,或許還可以在後續的南京權力鬥爭之中發揮極大用處。

當然,對於劉懷遠這種反覆改換門庭的牆頭草,趙俊臣自然是看不上眼,也絕對不會信任劉懷遠的忠心,只是姑且一用罷了,遲早還是要拋棄於他、另擇心腹重用的。

另一邊,劉懷遠聽到趙俊臣的保證之後,終於是稍稍安心,也終於有膽子隨著趙俊臣前往船外迎接王保仁了。

*

當趙俊臣在劉懷遠與一眾幕僚護衛的擁簇之下走出船艙之後,就看到王保仁也同時邁步走出了自己的坐轎。

當王保仁抬頭望向趙俊臣之際,一張老臉上填滿了欣喜之意,就好似與故友重逢一般。

“果然是趙閣臣親臨南京了!剛剛從江防營將士那裡聽聞此事之後,老夫原本還有些不相信,因為根據老夫的訊息,趙閣臣近期應該正在遼東境內巡視軍備,沒想到趙閣臣前些日子還在遼東,如今又千里迢迢的趕來南京,一路上必然是極為幸苦吧?”

快步走到趙俊臣的身前,王保仁主動牽住趙俊臣的雙手,態度熱情的連聲慰勞。

趙俊臣同樣是態度親近,搖頭嘆道:“我結束了遼東之行後,正想要返回京城中樞,但很快就被陛下派人半途攔住了,他不放心南京這邊的事情,所以就給我指派了一個宣旨欽差的身份,讓我親自趕來南京、向各界宣佈朝廷中樞決定裁撤南京六部的旨意!

我不敢耽擱,自然是日夜兼程的趕路……但一路上屢次發生意外,不是船輪失靈、就是船底漏水,所以比預期之中晚了整整兩天時間才趕到這裡!事實上,若不是我當機立斷的換乘了後面這艘輕客船,恐怕還要更晚幾天才能抵達南京!所以確實是極為幸苦。”

聽到趙俊臣的解釋之後,王保仁目光閃爍不定、陷入了沉思。

而趙俊臣則是趁機引著王保仁登上了客船、返回了自己的船內艙室。

待雙方落座之後,趙俊臣與王保仁二人就極為默契的相互分享了情報。

趙俊臣向王保仁所分享的情報內容,主要是京城中樞的近期局勢變動。

“……陛下向我指派了傳旨欽差的任務,擔心南京這邊局勢不穩只是一方面考量,另一方面則是他不希望讓我提前返回京城中樞攪局!

近幾個月來,隨著我北上遼東巡視、周首輔則是南下金陵坐鎮,陛下在廟堂之中再無掣肘,皇權也就徹底壓倒了臣權!趁此機會,陛下也是大施拳腳,圈禁了太子儲君、罷免了吏部尚書、插手了戶部公帑,甚至還想要更進一步的操控內閣閣臣的更替!”

為了表達誠意,趙俊臣率先向王保仁分享了京城中樞的近期局勢變化。

說到後面,趙俊臣已是神色凝重,堅定道:“所以,咱們這些臣子,必須儘快結束南京這邊的事情,也必須儘快返回京城中樞!若是南京這邊拖延太久,待咱們返回京城中樞之後,許多事情恐怕就要木已成舟了!”

趙俊臣離開遼東之後,剛剛進入京城境內就被德慶皇帝派人攔住了,也很快就改道奔赴南京,所以他對於京城中樞的局勢變化也僅僅是知曉一些大概情況,向王保仁所分享的情報也是極為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