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趙俊臣原本就恨極了此人,再看到呂文升率先出面反駁自己之後,心中的怒恨之意也就愈發強烈。

*

呂文升注意到趙俊臣的目光冷意之後,也不由是暗自心驚、垂頭不敢對視,但依然堅持重複道:“總而言之,下官堅持認為,柳同知他罔顧民意,強推酷政,如今已是萬夫所指,可謂是罪大惡極,必須要追責問罪,還望閣臣明鑑!”

趙俊臣則是冷哼道:“罔顧民意?強推酷政?萬夫所指?罪大惡極?實際上本閣很清楚興州境內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但本閣完全無法贊成呂知州的這般評價!

本閣之所以是稱讚柳子岷做得不錯,乃是因為他是一位純臣!即便是不受百姓所理解,哪怕是擔負罵名,卻依然是毫不動搖的堅定推行朝廷政令!這不是一位純臣,又是什麼?既然是一位純臣,那就理應受到朝廷嘉獎!”

所謂“政治”,實際上就是語言表達的藝術。

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表訴,效果也是截然不同!

“屢戰屢敗”的將領,自然是無能庸碌,理應是軍法懲治,但“屢敗屢戰”的將領,那就是忠勇堅定,反而會變成全軍表率!

而現在,趙俊臣也同樣展現了語言的藝術。

“罔顧民意”與“不被百姓所理解”是一個意思,“萬夫所指”與“擔負罵名”是一個意思,“強推酷政”與“毫不動搖的堅定推行朝廷政令”也是一個意思。

但最終評價,則是從“罪大惡極”變成了“一位純臣”!

事實上,趙俊臣也恨極了柳子岷,恨不得當場就用馬鞭抽死他,但政治這種事情有時候就是這般無奈。

柳子岷現在身處於風口浪尖,趙俊臣若是放棄了庇護柳子岷,就會讓朝中政敵尋到更多理由抨擊農務改革新政!

所以,無論柳子岷犯下了多大的過錯,但只要他的過錯是因為推行農務改革新政所引致,趙俊臣就一定要全力庇護於他!沒有任何退讓餘地!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顛倒黑白之後,眾位文武官員皆是目瞪口呆。

而柳子岷更是渾身一震,頓時是雙目淚湧。

對啊,自己沒錯!不折手段的推行朝廷政策又有什麼錯?朝廷政策豈會出錯?

錯的是百姓無知!錯的是同僚與下級不配合!錯的是張肅、呂文升這些高層官員沒有給予自己更大的支援力度!

然而,不等柳子岷出言感激趙俊臣的理解,趙俊臣又再次說話了。

趙俊臣不僅要公開袒護柳子岷,更還要全力反擊、逼死呂文升!

於是,趙俊臣聲音愈發冷肅,道:“呂知州還說要對柳子岷追責問罪!哈,在本閣看來,別人或許還有資格指責柳子岷犯了錯誤,但唯獨你沒有!因為你才是真正應該被追責問罪的人!你剛才說了,柳子岷身為興州同知,他的職責是在興州境內推行農務改革新政,他也確實是不折不扣的執行了自身職責!但你呢?你身為興州知州,又擔負著怎樣的職責?”

在趙俊臣毫不留情、態度激烈的冷聲訓斥之下,呂文升的面色漸漸蒼白,只覺得自己好似做錯了事情,從一開始就不該捲進“趙黨”與“周黨”的黨爭傾軋之中!

但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呂文升也只好一條道走到黑,就想要為自己出言辯護。

趙俊臣卻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當即就自問自答道:“你的責任,是保境安民!是維穩地方!是代天子牧民!那本閣且問你,現在興州局勢是否平穩?百姓是否安定?秩序是否穩固?所以,興州境內的這場民亂,究竟是他柳子岷的責任?還是你呂文升的責任?”

趙俊臣並不指望呂文升的回答,隨後又轉頭看向了那位真正可以決定興州局勢的人,也就是薊鎮總兵張肅,問道:“張總兵,難道你也認為,像是柳子岷這樣不折不扣的堅定落實朝廷政策、忠實履行陛下旨意的官員,應該被追責問罪嗎?那是不是意味著,往後只要百姓們暫時還無法認同與理解,官員們就不應該落實朝廷政策、也不必是履行陛下旨意?”

詢問張肅之際,趙俊臣的語氣大為緩和。

但趙俊臣的這般詢問,卻立刻就讓張肅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

第二更。

……